不支持Flash

我国姓“元旦”叫“元旦”的现有6000多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1日 09:29  中国青年报

  我国“元旦”一词已沿用4000多年

  本报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何春中) 新年即将到来,欢度元旦的气氛洋溢在大街小巷,而对一些人来说,“元旦”不仅是辞旧迎新的节日,还包含着一些特别的意义。记者今天从公安部获悉,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对全国户籍人口进行的统计表明,全国户籍人口中有5547124人于元旦之日出生,其中有618人姓名为“元旦”,5659人名字叫“元旦”,1735人不仅出生在元旦,名字也叫元旦。

  我国户籍人口中的5659个“元旦”,分布最多的省份分别是湖南省831人,甘肃省580人,西藏507人,山西省443人,浙江省421人,陕西省412人。从出生年代来看,1949年我国正式将公历1月1日确定为“元旦”后,名为“元旦”的人数明显增多。

  我国618人姓“元旦”的人当中,有284人在西藏,146人在青海,84人在内蒙古,54人在四川。

  “元旦”一词在我国已沿用四千多年。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

  在汉语中,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并把阳历1月1日叫做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