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运河申遗谨防“文化打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 08:44  科学时报

  作者:寇军

  虽然当下更多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历史地理遗存,但京杭大运河这样一条长度超过1494公里、最早河段流淌历史超过2500年的著名人工河,注定不会悄无声息地走向湮灭。如今,由于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又一次进入经济、文化、民生等多重社会视野。

  毋庸讳言,面对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客观现实,看起来惟有文化的意涵乃其最为典型的标志形象。前不久,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大运河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此还成立了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可见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正在积极稳步地推进。

  需要强调的是,在最近一次京杭大运河全程考察活动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指出,“要注重深入挖掘运河文化丰富的内涵,不要将运河文化简单化、商品化;注重保持运河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要随意‘打造’运河文化。”应该说,这是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中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实际上,通过申遗的手段来保护好大运河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如同其他文化保护和申遗项目一样,需要认真考虑实施过程中如何遵循

传统文化遗存保护的自身规律,切忌把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变成又一项名不副实的“文化打造”活动。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文化可以打造吗?》的文章。文章指出,所谓“打造文化”的口号多是由一些政府部门喊出来的,其初衷固然是出于良好的愿望,然而,最为明显的还是经济目的——发展旅游,把老祖宗在不经意间留给后人的文化作为永远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这种“打造文化”的本质“便是一种市场化改造,即对历史文化大动商业手术……”他认为,“打造文化”的口号“对文化建设也有其不容回避的危害性”。

  不可否认,工业化社会为当代人创造了太多的物质福利,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由此还形成了具有现代特点的消费文化。但这种快餐式、商品化的消费文化也是需要检视和反思的,尤其是在文化消费的行为活动中,更应该自觉抵制一些短视、轻率的方式,对于类似“打造文化”的负面效应要有足够认识。

  具体到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由于它具有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我们决不可以把大运河及其文化作为“重新打造”的消费对象。应该避免那些为了“申遗”而制造假古董、假风貌的做法——一切涂脂抹粉、添油加醋、插科打诨等子虚乌有的“文化再生产”,对大运河而言,都将是破坏性的不负责行为,同时也无益于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本身。换言之,要坚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关于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两项基本要求,的确不能刻意“打造”运河文化。

  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还指出,在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不应该只放在历史的审美情趣上,而更应该放在历史的价值观对现代生活的作用上”。就是说,在权衡申遗、民生和发展三方面关系中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度的问题,同样值得认真考虑。对此,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探索来增强对话、沟通的能力,最终真正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

  (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