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专家称可用古河道资源建设东北第四大水稻基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8:59 科学时报
作者:柯文 本报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孙广友提出,要有效利用东北西部古河道资源,建设东北第四大水稻基地,带动区域综合开发,全面治理东北西部生态环境,促进东北西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孙广友分析认为,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东北现有三江、辽河平原和东部山地等三大稻米基地,在水田面积上已无潜力可挖。开发东北地区新的水稻基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东北西部的主体是松嫩平原西部,含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29个市县,面积约1700公顷,人口约1000万。该区是世界上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碱地面积约373.3万公顷,盐碱化指数达0.8。松嫩平原约有24条古河道,近200万公顷土地,其中70%是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开发潜力巨大。 就建设东北西部水稻基地的可行性问题,孙广友表示,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古河道项目组从1989年开始,在吉林西部进行了15年的种稻治碱试验研究,于1994年获得成功。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在古河道区域开发出大量优质水田的方案切实可行,古河道的原始土壤为肥沃的草甸土和沼泽土,一经洗碱,就会使肥力得到释放,水稻可获高产。 据介绍,该试验区位于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叉古敖村,从1994年以来的十多年间,古河道种稻治碱试验使水田面积扩大到2万亩,平均产量达每公顷8000公斤。同时,该地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碱尘弥漫的恶劣景象已经绝迹。这些研究成果为东北西部水田建设提供了有效模式。2005年,吉林省已将大安灌区作为“十一五”六大工程之一立项,拟投资12亿元,总开发面积达131.2万亩,成为东北第一大灌区。 孙广友同时提出,在松嫩平原建设第四大水稻基地不仅土地资源有可靠保证,而且水资源也有可靠保证。有关数据表明,嫩江流域的地表水资源量为293.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37.32亿立方米,去除63.42立方米重复量,总量达到367.7亿立方米,且地表水开发率仅为18.1%,总灌溉率仅为21.9%,而水田仅有399万亩。第二松花江流域的水资源总量达411.6亿立方米,总灌溉率为22.5%,现有水田也仅为367万亩。据测算,在考虑上下游各方面统筹用水的前提下,松嫩可用于本区水田开发的地表水量达65亿立方米。在节水条件下,新增620万亩的水田开发,需水量仅为52.7亿立米,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综合以上因素,孙广友进一步提出,首先要构建东北水稻基地的合理格局。要利用松嫩下游大量古河道盐碱地和退化土地资源,合理引用丰富的江河水,适度开发地下水资源,在东北西部松嫩下游洪涝及生态退化区,建设强大的水稻产业带,并带动全区低产田改造、草原建设、苇田建设及湿地生态恢复,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综合开发治理方案。 其次是建设现代化综合农业产业带。通过生态重建努力恢复历史上的草原、芦苇、湿地等主导自然景观;在建设国家重大水稻基地的同时,建设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商品粮、肉乳、养殖、苇业等新型产业带,形成四位一体的综合农业基地。 第三是全面治理东北西部生态环境。要将商品粮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同步进行,全面治理荒漠化,恢复草原建设、恢复养殖水域,恢复芦苇,建设一批新的国家级湿地,与人工湿地一起,形成西部巨大的湿地生态屏障。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