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观察:南北极的冷与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08:39  中国青年报

  杨欢欢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峻,南北极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11月的南极迎来了许多外乡人,这其中不仅包括各国的极地专家、科考队员,还不乏国家元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作为首位访问南极的联合国秘书长抵达南极。11月6日夜间,俄罗斯第53次南极考察队乘船奔赴南极,这是俄罗斯继今年8月北极“圈地”后发起的对南极的又一次行动。

  自俄罗斯在北极海底插旗后,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等环北极国家迅速作出反应。10月,英国向联合国提交申请,对南极半岛附近1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提出主权要求。随后,智利、阿根廷纷纷跟进,极地争夺日益激烈。本月底,美国科考队也要赶赴南极。冰冷的南北极地,一时间成了世界上最“火热”的地区。

  为什么世界大小国家纷纷抢滩南北极?答案只有一个,即国家利益的驱使。诸多利益中,资源是各国的首要考虑。据地质学家估计,全球四分之一未勘探的石油和

天然气深藏在冰雪覆盖的北冰洋海底,这里很可能是个大油库。而在南极,不仅有同样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冰盖之下和周边海底的可燃冰。经预测,其埋藏量远远超过了地球上现存的所有化石燃料石油加煤炭的总和,是能够替代石油或煤炭的清洁
能源

  同时,极地也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北冰洋作为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顶点,拥有联系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线,是美俄两国核潜艇和远程轰炸机攻击对方最快捷的通道。另外,极地有一条潜在的黄金水道——西北航道。专家预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山融化,北冰洋一旦通航,便可成为北美洲、北欧地区和东北亚国家之间最快捷的通道。这意味着谁控制了北极,就不仅控制了战略要道,也控制了新的世界经济走廊。有资料称,从伦敦通向东京的海运线如能穿行北冰洋,整个航程将由现在的2.8万公里缩短为1.64万公里。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南北极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虽然极地争夺白热化,但如今的国际法早已过了“先占主权”时代,不会以插旗、圈地这些行为作为一国获取“无主地”主权的原则和依据。任何一个国家想通过占地,挑战现行国际秩序与国际机制(国际组织和国际法),都不可能成功。英、俄、美等国出现的这些行动,只是一种“文宣式”的政策,而没有真正上升成为国家的政治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北极海底属于国际海底区域,属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1959年的《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并禁止提出新的领土要求。而到2009年,《南极条约》中规定的50年“冻结”期限将满,相关各国将对条约进行新的修订,这便是目前各国打“极地牌”的直接原因。大国抢占先机,小国纷纷跟进,最终目的是一旦涉及南北极利益分配,它们均能分得一杯羹。

  南北两极是被瓜分?还是为全人类共同拥有?在冰雪争夺硝烟正浓时,中国于本月派出第24次南极考察队,奔赴南极。188名队员乘坐“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前往南极展开新一轮的科学考察,目的不是“跟风圈地”,而是完成国际极地年核心科学计划——中国南极

熊猫计划的项目。中国主张,南极是世界唯一一块没有被破坏的大陆,南极上的各种资源都应为人类共同拥有,和平用于科学研究。

  迄今为止,我国对极地的关注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而对于极地除科学以外的其他信息了解甚少。南北极地牵涉的不仅仅是自然科学问题,更是一个人文社会问题。南北极事务是全世界的共同事务,应纳入联合国的管理范畴,有关极地的争端都应在联合国的框架内解决,而不能依靠实力和强权。当前,人类面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异常严重,在这些威胁下,世界各国都不能只顾一己私利,而是应该共同接受挑战,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