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留声机的花样年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 09:3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我国自古就有“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的美好愿望,在没有录音技术之前,无论多么美妙的音乐,都转瞬即逝。 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Scott)发明了一种“声波振记器”,这是留声机的雏形。 1877年秋天,爱迪生把第一台留声机带到了世人面前,迄今整整130年。 现在说起留声机,总是能想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穿旗袍的女人,梳着油光油光头发的中年男人,老爷车穿梭的老式街道……留声机已成为了艺术与怀旧的代言词。 襁褓中 留声机牙牙学语 爱迪生从电报机、电话的发音震动方式中受到启发,决定把无形的声音转换成可以捉摸、记录的形式。爱迪生曾回忆说:“我大声说完一句话,机器就会回放我的声音。我一生从未这样惊奇过。” 150年前, 法国发明家斯科特发明了声波振记器,这是最早的原始录音机,是留声机的鼻祖。1877年的秋天,爱迪生发明了一种录音装置,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圆筒形腊管的锡箔上。当针再一次沿着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这个装置录下爱迪生朗读的《玛丽有只小羊》的歌词:“玛丽抱着羊羔,羊羔的毛像雪一样白”。总共8秒钟的声音成为世界录音史上的第一声,它轰动了世界。爱迪生一生取得了千多种发明专利权,其中留声机是最令他得意的。 这一发明一经传出,当时许多人开始都以为爱迪生先是在机器里面藏了个什么会说话的东西骗人的。当有个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对着收音盘背诵《圣经》中的一串专门名词,而这些名词也一字不漏的从机器中重复出来时,人们才相信这留声机确实不假。外界舆论马上把爱迪生誉为“科学家之拿破仑”,“说话机”成为19世纪最引人振奋的三大发明之一,当时即将开幕的巴黎世界博览会立即把留声机作为时新品展出,美国总统海斯都情不自禁地在留声机旁转了2个多小时。 爱迪生在12岁左右便因意外几乎丧失了双耳听觉,曾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助听器而是留声机时,他不屑地说:“你在过去的24小时内听到的声音,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呢?”在佛罗里达的爱迪生博物馆里,收藏有爱迪生用过的留声机,在机器的木制外壳上,留下了爱迪生咬下的牙印,原来爱迪生通过用牙齿咬住留声机外壳来感受震动,并听清楚留声机发出的声音!因此伴随着留声机的诞生,“留声机的发明者是一个聋子”也成为一句俏皮话流传下来。 留声机唱出明亮的少女歌声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新一代密纹唱片,成为唱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时的唱片和留声机进入欧美国家的千家万户,成为抚摩人们听觉,拨动心弦的爱物,也是当时中国富贵家族享受的奢侈品。 1878年爱迪生成立制造留声机的公司,生产商业性的锡箔唱筒。这是世界第一代声音载体和第一台商品留声机。记录声音科学行为背后巨大的实用和商业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1885年美国发明家奇切斯特?贝尔和查尔斯?吞特发明了gramophone(留声机的英文名由此而来),采用一种涂有蜡层的圆形卡纸板来录音的装置。1887年旅美德国人伯利纳获得了一项留声机的专利,研制成功了圆片形唱片和平面式留声机。4年后, 伯利纳又研制成功以虫胶为原料的唱片,发明了制作唱片的方法。1895年爱迪生成立美国国家留声机公司,生产、销售用发条驱动的留声机。1902年,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的第一张唱片在英国的留声机公司(EMI的前身)录制发行。 随后磁性录音机的诞生,圆筒式录音机被淘汰,到1925年,世界上第一架电唱机诞生了。此后密纹唱片、粗纹唱片和使用塑料磁带的磁带录音机先后问世。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新一代密纹唱片,成为唱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时的唱片和留声机进入欧美国家的千家万户,也是当时中国富贵家族享受的奢侈品。现在收藏家们爱不释手的黑胶唱片,指的就是立体声黑色的密纹唱片。黑胶唱片那种空灵感和现场感是现在的数码CD所无法取代的,技术在似水流年的记忆刻痕面前,第一次显得苍白无力。 1963年,荷兰生产音频盒式磁带,留声机和老式唱片的黄金年代渐渐流逝。 年华未老 留声机风韵犹存 人类记录声音的历史在100多年里日新月异,留声机的诞生与演变,是人类记录声音的历史缩影。但时至今日,留声机的情结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1972年,Denon公司第一次推出数码录音唱片。1983年,日本Sony公司和荷兰Philips公司共同正式推出数码化的唱片载体------CD(Compact Disc)。磁带渐渐退出主流地位,新式唱片风行全球。到1995年,世界唱片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已成长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文化产业,据统计,1995年全球唱片销售量为38亿盒(张),销售金额达400亿美元。随着VCD、DVD的诞生,声音与视觉在一张光盘上奇妙地统一了,而到了近年,通过电脑媒体技术进行纯数字化录音与网络下载、传输,又以无形胜有形,出现了取代激光唱片的趋势。现在的普通家庭里,留声机已不复存在。 人类记录声音的历史在100多年里日新月异,留声机的诞生与演变,是人类记录声音的历史缩影。但时至今日,留声机的情结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现在一台机身上印有“美国1904”字样的“老爷机”在古玩市场上,可以卖到好几万元。 英国古典音乐唱片杂志《留声机》每年评出的唱片大奖,对欧洲乃至世界古典唱片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在韩国江陵市,还有座独特的留声机博物馆,其创始人孙成木收集了1600余种4000余只音箱、留声机、电唱机,堪称“世界之最”。 而在中国,上海、广州、香港等地都有售卖老式留声机的古董店,甚至有多家厂商生产新式留声机以供怀旧、黑胶发烧或满足小资情调所用,售价不菲。留声机虽然退出了家用品的行列,却成为了艺术与怀旧的代言词。我们的记忆中,画面隽永: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风姿撩人的名媛坐在豪华的客厅里,纤纤素手摇动着一台老式留声机的摇把,放下唱针,甜柔如蜜的音乐便四下弥漫开来…… 本报记者 周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