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科院院士:利用纳米技术不当可能受到危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18:44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 11月22日电 (记者 王蔚) 人类如果对纳米技术的开发、利用不当,可能受到纳米的危害。人类一方面要避免开展纳米研究带来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要清除环境中已有的纳米污染。

  正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上海国际纳米技术合作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思深就纳米技术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上述看法。

  解思深说,在纳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纳米产品技术不过关、对纳米产品认识不足等因素都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但是并不能说纳米对人的危害全都是人类对纳米的研究和技术的开发导致的。实际上,在没有从事纳米研究之前,人类就已经受到纳米的危害。

  解思深以沙尘暴举例:沙尘暴中的颗粒大小不一样,其中就包含着纳米颗粒。纳米颗粒进入人体比较容易,尽管它的量比较少,但是对人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再如,汽车尾气中的金属颗粒包含有害的有机物质,其中一部分就是纳米。另外,电焊工人受到金属蒸汽的侵害,金属蒸汽中也有纳米金属颗粒。

  纳米对环境的污染,在大自然、在人的生产过程中早就存在,并非都是开展纳米研究产生的,所以不能说开展纳米研究就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相反,要认识纳米,并消除纳米的有害性,必须开展纳米研究。

  解思深说,我们一方面要避免开展纳米研究带来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要清除人类环境中已有的纳米污染。他说,在包括纳米技术在内的高科技风险问题上,中国政府在国际上是表过态的,有承诺的。

  他强调说,如果我们要在人体上做纳米药物的试验,比如纳米颗粒的药物传递方面的试验,必须作生物安全性的评估,没有这种评估就不能批准,总之,在发展纳米技术上要保证以人为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