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成都商报:四川医生远征极地冲击南极冰盖最高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13:4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昨日,上海黄浦江“雪龙号”科考船专用码头,第四个国际极地年·剑南春中国南北极科考出征壮行仪式隆重举行。豪爽地喝下一杯壮行酒后,从全国精挑细选的科考队员们就将于明日正式出征,前往南极执行第24次南极科考任务。其中,四川泸州外科医生唐德培将随队冲击“不可接近之极”———南极冰盖最高点,担当起队医和科研的双重任务,在南极生活17个月。

  远征在即

  “雪龙号”整装待发

  昨日,上海黄浦江“雪龙号”科考船专用码头,斥资2亿、经过改造升级的“雪龙号”南极科考船披着红色外衣,静静地泊在岸边。

  远征在即,“雪龙号”上至船长、下到水手都在紧张地忙碌着,装载食品和物资、调试检测各种仪器设备……成吨的马铃薯、柚子等食物将陪伴队员们度过艰难而漫长的征程,氧气罐、乙炔等物资则将在危急时刻起到关键作用。

  作为特邀媒体,本报记者获许进入“雪龙号”内部进行参观。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艘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雪龙号”具有先进的导航、定位和自动驾驶系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艘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有能容纳两架直升飞机的平台、机库和配套设备,海洋物理、化学、生物、气象等各种科学数据采集设施更是一应俱全。全长250米的“雪龙号”共6层,可乘载数百人。一般考察队员两人一屋,每间10平方米左右,内有中央空调,24小时供应热水的

卫生间,冰箱、衣柜、写字台等一应俱全,房间里还可上网。此外,船上还有会议室、游泳池、图书馆、健身房等设施。

  四川医生

  冲击“不可接近之极”

  下午3点,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吴金友,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魏文良以及20多名身穿统一红色科考服的科考队员代表共同举杯,为即将的远征壮行:“喝下这杯酒,咱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前往南极!”

  魏文良介绍,此次极地考察共有188名成员,其中42名船员负责“雪龙号”的运输任务,30名建筑工人将对

长城站和中山站进行改造,而剩下的科学家将承担37项科考任务,为历来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最多的一次。据了解,“雪龙号”启程出征后,预计将在2008年3月底返程回国,而越冬队员们则需在中山站进行8个月的科研工作。此次出征不仅是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任务,也是中国首次参加国际极地年极地科考活动。而在此次极地考察活动中,四川泸州的外科医生唐德培有幸成为南极科学考察越冬队员。

  现年43岁的唐德培现任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已从事外科工作21年。去年10月,从电视上看到了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越冬队员全国海选报名的消息后,唐德培向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提交了书面申请。为了增添实力,唐德培提交申请后便开始进行耐力训练,同时还专门找了一个英语老师突击英语。去年12月,唐德培在成都与国家海洋局评委见了面。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评委只是让他陪着逛街,只字不提选拔之事。唐德培放松了下来,大胆地同2名评委进行交流,而他当乡村医生的经历也引起了两人的连连点头。不久后,好消息传来,唐德培被确定为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越冬预备队员。原来,评委让他陪“逛街”是一次“非常面试”,考察的是他在特殊环境下的耐心。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唐德培在北京、黑龙江亚布力极地考察训练基地连番接受了考验:滑雪、冰上脱险、身体检查、

心理测试、极地知识考评……最终,他从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

  作为冲击南极冰盖最高点的17勇士之一,唐德培此次不但要承担队医工作,还要深入“不可接近之极”———南极内陆1300公里,海拔4093米的冰穹最高点,为明年我国建立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做准备。此外还要协助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收集南极队员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理和心理数据。

  “我和儿子都支持他,人生难得有这个体验,他是个男人,有他的理想和追求!”唐医生的妻子李咏梅动情地说。而在举起一杯壮行酒一饮而尽之后,唐德培也感慨万千:“我将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不辜负亲人和家乡人民的厚望!”

  相关链接

  远征南极的四川勇士

  据了解,除了四川泸州外科医生唐德培将参加第24次南极考察之外,成都市新都区水务局的食堂师傅陈玉彬也已被选为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越冬队员,将于12月动身前往南极,这名新都区水务局的“食神”将在冰天雪地中一展厨艺。此外,担任“雪龙号”副政委以及科学实验部主任的四川营山县人罗宇忠此次也是第9次前往南极。

  国际极地年 中国首次参加

  据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魏文良介绍,此次出征除了是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任务之外,也是中国首次参加国际极地年极地科考活动。

  国际极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Year,英文简称IPY),是全球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高强度的极地科学考察活动,被誉为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882年至1883年第一次活动至今,国际极地年活动已经跨越了百余年的沧桑历程,先后开展了3次,每一次都使人类对南北两极和地球系统的认知有了跨越式发展。2007~2008年第四个国际极地年将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国际极地考察合作行动,已经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性的科学组织以及5万多名科学家热情参与。第四个国际极地年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参与该活动,中国南北极考察科学家们将实施“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断面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因其英文缩写为PANDA,正好是熊猫的英文名,所以又被称为“熊猫计划”),在南极内陆冰盖上建立第一个冰上永久性科考站,这也将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3个考察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