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极地专家称2050年南极冰盖可能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07:26  新闻晨报

  “最快到2050年,南极冰盖可能将全部融化,海面将上升近70米,全球沿海城市将受到极大威胁!”———近日在参加西门子公司在沪举办的环境沙龙时,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地球科学组中国国家代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刘小汉教授语出惊人。

  “世界观察研究所”最近也估计,全球有33座城市的人口将在2015年以前至少超过800万,包括中国的上海和天津、印度孟买和加尔各答、日本东京、印尼雅加达、泰国曼谷在内的21个沿海城市受到海平面升高的威胁。

  全球变暖导致海面上升,正日渐成为一些海滨城市居民甚至内地的城市居民可以感知的话题,但海平面上升速度到底有多快?是刘小汉所说的70米,抑或其他?晨报记者专访了刘小汉以及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恰里,探寻“恐怖预言”是否成立。

  -预测:南极冰盖消失将致海平面急速上升

  冰川权威大胆作出《后天》式预测

  “全球变暖是自然科学界目前最热门的话题。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刚刚发布的巴黎报告,已经首次‘高度确认’全球正在变暖,而且其速度正越来越快,是呈可怕的抛物线上升形势。这不禁让科学家联想到电影《后天》里的灾难场景。”刘小汉向晨报记者介绍。

  根据多年在地层科考方面的研究,刘小汉说:“8000万年前,地球气温非常高,平均气温比现在高6.5℃。由于高温带来的强氧化作用,那个时代的地层泥土都呈红色,专家称作‘红层’。在那个时代,南极和北极格陵兰都是没冰盖的,地球随后逐渐变冷,距今约3400万年前,南极冰盖逐渐形成。而根据IPCC现在的预测,在未来不到100年的时间内,气温可能上升到8000万年前的历史高位,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南极是不可能存在冰盖的!”

  根据同等温度条件下的地球冰盖厚度对比,刘小汉认为,到2050年,格陵兰和南极的冰盖将不复存在。“IPCC专家都认为,目前地球气温升高速度是极快的,在不到100年时间内,全球气温可能将升高到有生命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冰盖融化将对人类产生很大影响。平均厚度4600米的南极冰盖届时可能将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6米。格陵兰的冰盖融化,海平面将上升4到7米。北极和青藏高原的冰也正在迅速融化……如果这一切都按照IPCC的预计,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发生,如果没有有效应对措施,那上海就会没有了,会变成东海下面的古迹———就像

亚特兰大古城那样。北京也基本没有了———就剩下西山、香山那一带还存在,海岸线会推进到那里。在陆地上,50℃的高温下,穷人将无法在大街上生存,人们将过着居家开空调,出门马上就要钻进汽车吹空调的生活。科学界乐观一点的观点认为,气温上升到这个程度还需要百余年时间,但悲观的看法认为,这一切最快在2050年就会发生。”

  -质疑:“2050年涨70米”仍是“少数派报告”

  PCC主席帕恰里:涨得没那么快I

  针对刘小汉的“海涨预言”,IPCC主席帕恰里向晨报记者表示,地质气候报告证明,最近半个世纪的高温在至少1300多年来都是极不寻常的。“上一次极地明显变暖致使两极冰川缩减,导致海平面上升4到6米。而

  IPCC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认为,未来二十年中,气温每十年将会升高0.2℃。两级的海冰也将萎缩———一些数据反映,北极晚夏海冰将会在21世纪晚期几乎全部消失。2100年后,格陵兰冰原的收缩将继续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帕恰里说,根据全球上万名科学家共同得出的研究结论,目前冰盖的削减速度比降水形成新冰的速度快,但海面上涨速度可能达不到刘小汉所说的那样。“在超出正常范围1.9℃到4.6℃的全球变暖形势下,千年内格陵兰冰原将完全融化,融化的冰将使海平面上升约7米。同时地质气候报告预示,两极冰带的减少将带来4到6米的海平面上升幅度。”

  不过帕恰里表示,上述官方结论并不能完全排除海面加速上升的可能性。“报告中没有考虑到海洋浮冰融化因素,我们也对两级冰盖融化情况知之甚少。IPCC将根据各国科学家提供的最新研究结论,不断调整官方报告内容。”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2050年涨20到60厘米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也正在对中国海平面进行监测,其综合了国内外近100多年的监测结果。该中心环境部研究员陈满春说,上海、天津还有珠三角,都处于河口地区,它们的确可能面对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此外,这些城市地基较软,经济发展迅速,也可能造成地面下沉。不过,他认为“2050年涨70米”的预测有些危言耸听,“要说到2050年上海被淹,似乎也不太可能。”

  陈满春承认:“海平面上涨是全球性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海平面上升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到2050年前后,

长三角地区海平面将上升20到60厘米(相对2000年),环渤海地区将上升30到60厘米(相对2000年)。我国海岸线漫长,要建立荷兰那样的海堤是很难的。海水上涨的过程是缓慢的,但灾难的来临却是朝夕之间,如何有效兴建防潮工程,我们将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建议,这迫在眉睫。”

  上海防汛指挥部:涨六七十米说法太夸张

  听到记者转述的刘小汉说法后,上海市防汛指挥部新闻发言人章震宇表示“耸人听闻”。

  他介绍,上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做过关于“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影响及其对策”的课题研究,由上海市水利局、气象局、华东师大、中科院等多家单位参加,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的研究报告预测,综合理论海平面和地面沉降因素,上海地区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到2010年为15-25厘米,到2030年为30-40厘米,到2050年为45-55厘米。

  但时间越往后,预测的增幅误差就越大,还要做些跟踪研究。不过,像刘小汉教授所说的六七十米,也太夸张了。

  -新闻链接

  上海防汛墙可御千年一遇潮位

  目前,上海防汛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防范台风带来的风暴潮所引发的海水倒灌。上海市防汛指挥部新闻发言人章震宇告诉记者,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吴淞路闸桥(又称苏州河口挡潮闸)是相当成功的,有效抵御了近10多年来10次5米以上高潮位的侵袭,保障了苏州河两岸的防汛安全,减灾效益明显。这类水闸具有示范意义,相对加高加固防汛墙造价低,施工也方便。

  上海属于典型的平原感潮河网地区,章震宇说,“最高潮位如果出现,肯定是要跟台风结合起来的,1997年11号台风来袭时,黄浦江苏州河口的潮位曾达到创纪录的5.72米,黄浦江沿线防汛墙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出现大的险情。你现在看到的外滩防汛墙,实际高度在6.9米左右,可防御千年一遇即5.86米的潮位。”

  -应对

  人类完全有力量采取措施防控

  作为国际权威冰川专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秦大河在出席IPCC第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亚洲区域新闻发布会时,曾就海面上升问题向晨报记者作如下解说。

  “我们认为,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最少增加1.1℃,最多增加1.4℃,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0.18米到0.595米。据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告,预估到本世纪中叶海面要上升12到50厘米,长江、黄河三角洲上升9到107厘米。沿海海岸带脆弱性增加,会影响海岸经济和海洋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以后,我们采取什么样的适应手段非常重要。我们做了一个计算,比如说广东地区,如果未来海平面上升30厘米而没有任何预防措施,淹没面积将达到近5500平方公里,如果采取适应手段,会减少到1150平方公里左右。”

  刘小汉承认,尽管目前科学家一致认为全球变暖形势不容乐观,但也有乐观派学者认为,人类既然有能力造成目前的局面,就一定有力量改正自己的过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