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南极科考站选址测量工作本月启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15:22 科技日报
记者罗晖 本报北京11月6日电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本月启动,科考队员将分乘雪龙号科考船及飞机,于本月中旬及下旬奔赴南极。其中,由国家测绘局派出的来自黑龙江测绘局和武汉大学的8名测绘队员将在南极内陆冰穹A区域、长城站及周边地区以及中山站地区开展相关基础测绘。 为在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进行选址测量,是本次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南极内陆冰穹A区域冰厚达3000米,制高点海拔4093米,终年积雪,气温寒冷,气候环境变化无常,最低气温达摄氏零下80度,最高气温也达摄氏零下30度,年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58.4度,且空气稀薄,被国际科考界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据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测绘队员吴学峰将负责第24次考察队前往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的导航工作,并对沿途的GPS点进行选测。在冰穹A地区,吴学锋将围绕冰穹A地区海拔4093米的最高点,在东西方向30千米、南北方向200千米的矩形区域内,进行约2平方千米范围的冰面和冰下地形图测绘。为研究冰盖的升降和移动规律,还将在冰穹A区域建立一个6000平方千米的冰盖运动控制网,并进行首次观测。其中,对冰穹A最高点进行的冰面和冰下地形图测绘,冰面测绘将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实地扫描,冰下测绘采用穿透力超过3500米的冰雷达,获取的数据再以GPS控制点的实测数据进行改正,最后通过数字化成图软件成图。 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极地基础测绘科考成果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将为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和平利用南极活动提供有效的基础和保障。在过去的20多年内,国家测绘局先后派出了70多人次的科考队员,参加了历次的南极科考工作,为南极科考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并在南极测绘科考与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国家测绘局已经把极地基础测绘列入国家基础测绘计划。在近两年内,国家测绘局将为南极第三个科考站建站提供测绘保障,建立西南极高分辨率影像动态监测区,进行南极地图的整合和编制。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