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VLBI系统追星:一切正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8日 18:23 深圳晚报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 杨丽琼)“我是佘山,工作正常”“北京,一切正常”“南山,情况如何?”……今天凌晨4时许,整个城市尚沉浸在双休日的睡梦中,上海天文台VLBI数据处理指挥调度中心已经灯火通明,开始新一天的紧张“追星”(VLBI即实时汇总上海、北京、昆明、乌鲁木齐四地的测轨网):其射电望远镜捕捉的嫦娥“芳踪”,10钟内处理完毕上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走进调度指挥中心,迎面84英寸的大屏幕上,右边是“嫦娥一号”的预定轨道数据,左边是实际运行偏差;大厅中央,十余位工作人员“目不转睛”盯牢电脑屏幕,每20分钟核准一次“嫦娥”飞行的关键要素。经过提前48小时的“热身”跟踪,上海、北京、昆明、乌鲁木齐四地联网的VLBI测轨分系统,于昨天凌晨正式投入“追星计划”:完成卫星在24小时、48小时周期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月球捕获轨道段,以及环月轨道段的测轨任务等。 细述VLBI系统追上“嫦娥”,真正加入测轨任务那一刻,嫦娥工程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张秀忠有些兴奋:27日凌晨2时,“嫦娥一号”即将进入24小时轨道,四地望远镜“睁眼”标校——同时瞄准银河系外天体;4:20,上海佘山和北京密云观测站追上“嫦娥”;5:20,昆明跟进;6:40,四地成功“望星”。与此同时,卫星身上的VLBI信标慢慢展开,VLBI测轨信号将陪她一路飞好。 接下来,“嫦娥”每一次点火变轨,都严峻考验着VLBI测轨分系统的“视觉”神经。特别是,卫星纵身一跃,挣脱地球轨道飞向月宫那一瞬间,VLBI必须“睁大眼睛”,“毫厘不差”地找准奔月点。这就要求四地“天眼”,不仅要准确跟踪奔月轨迹,更能提前测算嫦娥“芳踪”。 对此,上海天文台台长、VLBI测轨分系统总指挥洪晓瑜信心十足,“VLBI技术通过精确测角,确定卫星方位。此次‘追星’的VLBI测轨系统,测角精度是20-30毫角/米,即地月相隔38万公里,观测偏差不会超过40米左右。具体到奔月轨道上,轨道误差只有几米。而且,到目前为止,嫦娥飞行非常正常,完全在预算轨道之中,VLBI系统综合定轨效果很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