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雪龙号添丁:两科考艇在沪下水(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 07:40 东方早报
![]() “雪龙号”本月底将在沪起航前往南极进行科考。新华社资料 作为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的前奏,定名为“黄河”和“长江”的科考艇,昨日在上海东真船厂顺利下水。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黄河”和“长江”两艇将大大提高极地考察物资运载量,而南极科考主角———“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在经历大修后计划将于本月底从上海起航,并携带一只“千里眼”———我国首台南极天文望远镜阵CSTAR,远赴南极。 主要运载人员和物资 新下水的“黄河”艇是此次随“雪龙”号南极科考船执行第24次南极科考任务的三艘艇之一。2007年8月5日,“黄河”艇在沪开始修建,该艇总长12.9米,宽5.6米,可载客30人。 新建的“黄河”艇增加了GPS全球定位仪、VHF甚高频无线电话等先进设备,这些将为科考队员在气候恶劣的南极进行作业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空间和设置。 一同下水进行试验的还有新建的“长江”号非机动驳,其将和“黄河”艇负责运载第24次南极科考的物资、人员,同时还承担运载科考人员到沿海浅水区进行科考作业的任务。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吴金友说,“黄河”艇和“长江”驳将大大提高极地考察物资运载量,对推动第24次南极科考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今后的极地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科考设备基本到位 与此同时,南极科考主角———“雪龙”号的科考设备、驾控设备、通讯导航设备等也已基本到位,大部分室内装潢也已完成。目前,各项备航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开展。 另外,“雪龙”号中最重要的设备“千里眼”———我国首台南极天文望远镜阵CSTAR也已从南京运往上海,它将架设在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上,为我国在南极建立天文台打下基础。 CSTAR是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和国家天文台等研制,由4台14.5厘米口径的望远镜组成。天文学专家将把它们从上海带到寒冷的冰穹A上架设。 科学家们认为,南极大气稀薄、气候干燥,是地球上观测太空的最理想场所。作为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可能是观测条件最好的地点。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