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法德两科学家因发现巨磁电阻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18:03  新民晚报

  一名法国人和一名德国人19年前的一项研究发现促生了一系列小型磁盘类电子装置,继而也让两人9日成为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在一份公告中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之所以获奖,是因为“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费尔 预言应用

  当地时间9日上午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科学院宣布获奖名单。

  “我知道,”法国人费尔通过电话告诉发布会的参加者们,“我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众多候选人之列”。

  不过,他承认,“虽然觉得有(获奖)可能,但我还是感到惊喜”。

  1988年,费尔发现一种全新物理现象,即“巨磁电阻”效应。这一效应作用之下,极弱的磁场变化可以造成明显的电阻值变化,因而可以成为读取磁性介质内所存数据并转化为电流信号的理想工具。

  当年,费尔发表第一篇相关论文时预言,“巨磁电阻”效应将会有广泛应用。

  “巨磁电阻”效应的应用产物,是通常称作“硬盘”的数据磁盘,使电脑数据储存容量成百倍增加,也使硬盘类MP3小型音乐

播放器诞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产品是美国
苹果
公司所产iPod播放器。

  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他告诉一名美联社记者:“这些天,当我走进常去的那家杂货店,看到他(售货员)敲击电脑(键盘)时,就会自言自语,‘啊!他正在使用我大脑中设想出的某种东西’……太妙了!”

  费尔现年69岁,除了现任南巴黎大学物理学教授,还兼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泰雷兹集团联合物理实验室的研究项目主管。

  格林贝格尔 申请专利

  格林贝格尔8日谈及“巨磁电阻”效应,说了一番平淡无奇的话:“电脑(技术)最近几年的发展显示,这是一项重要贡献。”

  同样是在1988年,格林贝格尔与费尔平行展开研究工作,两人没有合作,同时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不同之处在于,格林贝格尔撰写相关论文之时就申请了一项技术专利。

  应用“巨磁电阻”效应读取磁盘数据的装置1997年首次问世,至今一直是信息技术工业的一项技术标准。

  “巨磁电阻”效应得以应用的前提,是磁盘使用厚度仅相当于几个原子直径的多种超薄材料层。鉴于此,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在公告中认定,可以把“巨磁电阻”系统视为纳米技术的首次实际应用。

  公告说:“这一现象的应用迄今为止在从硬盘读取数据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带来了革命性变革……这一发现同时也在各种磁性传感器以及新一代电子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格林贝格尔现年68岁,在德国西部于利希研究中心出任教授。他从事研究32年后于2004年退休,但如今依然处于工作状态。

  美国人 首次落榜

  费尔说,他钦佩格林贝格尔,与后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关系。得知获奖后,他与格林贝格尔在电话上作了交谈。今年12月10日举行的2007年度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费尔和格林贝格尔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3万美元)奖金。

  涉及奖金的使用,费尔打算与同事们“分肥”。“像以往一样,”他说,“每次获得奖金,我都拿出一小部分,与我的助手们分享”。

  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法国和德国科学家分享,打破了持续多年的一种状况,即美国人持续榜上有名。1986年至2006年,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研究人员或包揽、或与其他国家研究人员分享这一全球物理学界最高荣誉,未曾间断过。 徐勇(新华社供本报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