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法德两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09:42 信息时报
据新华社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 据悉,巨磁电阻效应相关技术被用于读取硬盘中数据,这是最近几年硬盘小型化实现过程中的关键。 推动计算机存储发展 皇家科学院发布的颁奖声明称,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在1988年各自独立发现了全新的“巨磁电阻”效应。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据悉,该技术非常有助于从硬盘中读取数据,因为机器在读取数据时必须把用磁记录的信息转换成电流。1997年首个应用巨磁电阻效应的读取头研制成功,现在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前途广阔的纳米技术领域的首批实际应用之一”。 彼得·格林贝格尔 1939年出于德国的皮尔森,1969年从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1972年以来一直是德国尤利西研究中心固体研究所的教授。 阿尔贝·费尔 1938年出生于法国的卡尔卡松,1970年从巴黎十一大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法国巴黎十一大即巴黎南大奥塞混合科学主管。 近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2006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莫特。他们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2005年,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他们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和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获奖。 2004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他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