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美国以多媒体方式纪念首颗人造卫星升空5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7日 16:08  新华网
科技时代_美国以多媒体方式纪念首颗人造卫星升空50年
这是苏联为纪念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颁发的纪念章。纪念章的一面(图左)有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示意图。上端注明发射的日期1957年10月4日。在纪念章的另一面(图右)写着“光荣归于苏联科学”。 新华社发

  新华网华盛顿10月6日电(记者张忠霞)“当苏联成功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历史就在那一天——1957年10月4日改变。这颗卫星的发射开辟了人类政治、军事、技术和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美国宇航局近日在官方网站上开设专栏,以多媒体方式纪念首颗人造卫星升空50年。

  “斯普特尼克”1号并不大,直径58厘米,重约83公斤,绕地球一圈需要大约98分钟……但它的发射却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美国宇航局专门制作了“斯普特尼克”1号的三维模型并将其放到网站上,这一模型可以用鼠标左右拖动,从各个角度欣赏。

  美宇航局官方网站的进站画面从4日开始特意添加了一段动画:以夜色下地球上的远山、房屋和树木为背景,一个流星般的亮点划过天际,发出“哔、哔、哔”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斯普特尼克”1号。时隔50年,美国宇航局专门把当年录下的信号制成音频文件,并放到网站上供人聆听。这个简单的信号声,当年曾在整个世界激起巨大反响。

  美宇航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也专门制作了“播客”节目,并将其放到实验室的网站上。“播客”节目中包含了一段美国当年报道此事的新闻短片的解说声音剪辑。解说员说:“天空中今天多了一个新月亮(卫星),一枚苏联

火箭把一个23英寸的金属球放到了轨道上。您现在听到的,就是正在环绕地球的这颗卫星发出来的实际信号——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壮举之一。”

  “斯普特尼克”1号升空后,不甘落后的美国人于1958年1月31日把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Ⅰ号”送入了太空,并在其帮助下发现了环绕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它被认为是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初期的重大发现之一。

  1958年夏天,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航空与航天法》,由此组建美国宇航局,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运作。美国宇航局今年也借纪念人类进入“太空时代”50周年之势,提早一年于9月份开始庆祝自己50周岁的生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