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人兽胚胎获批:不是开禁是监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 12:15  解放日报

  狮头、羊身、蛇尾……希腊神话中人兽杂交的怪物“客迈拉”将成真?

  昨日最新消息,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的一项决议令世界哗然。该项决议宣布,人类与动物细胞混合起来制造胚胎并用于医学研究原则上可以开展,该机构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申请,逐个进行审查。

  这项决议立刻在世界范围引起了争论,焦点是这项决议会否导致怪物“客迈拉”的诞生,从而颠覆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一旦科学的追求试图突破人类道德的框架,最后的平衡和底线该由谁掌握?

  61%英国公众赞成

  其实,用人类与动物细胞混合起来培育胚胎

干细胞,早已有之。200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盛慧珍领衔的课题组,就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融合,培植出人类胚胎干细胞,在国际上第一次证明,人体细胞核可进行重新编程。

  “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这样的研究,相信其中也包括英国。”当年为盛慧珍课题组成果进行伦理评估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法律与社会学部主任沈铭贤昨日对记者说。

  在科学界早已开动的前提下,与其说HFEA这次的决议是开禁,不如说是监管。去年12月,一向对干细胞研究不太干预的英国政府发表了白皮书,提议将几乎所有人和动物胚胎的研究定为违法,引起了科学界很大的不满。当时,来自纽卡斯特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的两个研究小组正计划制造出人兽杂交的胚胎细胞。两个小组希望HFEA发出许可证,支持他们的实验。

  HFEA认为,首先应确定这类实验是否需要许可。为此,HFEA历时3个月、耗资15万英镑(约人民币227.5万元)在英国公众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61%的受调查者表示,赞成这类研究,但前提是得到密切监管并有益于科学进步。公众的态度,促使 HFEA对“人兽胚胎”干细胞研究做出了“原则上可以,但必须逐个审查”的决议。

  成功14天内销毁胚胎

  纽卡斯特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科学家提出申请时曾经表示,实验中和人体细胞混合的牛或兔卵细胞,是专门“剔除了细胞核的”,这样创造出来的胚胎99.9%是人类,只有0.1%是牛。

  “生物的绝大多数性状是受染色体上的DNA控制的,而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乔守怡教授昨天告诉记者:细胞核外只有极少量的遗传物质,叫线粒体DNA。按照“人体细胞+去核动物卵细胞”方式组合的人兽胚胎干细胞,如果真的长成了,那么这个生物至少外表和解剖结构上,还是像一个人,而不可能是“牛头人身”式的怪物。

  英国两个研究组织还表示:一旦干细胞培育成功,他们会在14天内将胚胎销毁,“客迈拉”永远不会成真。沈铭贤介绍,14天大的胚胎,还只是一堆细胞,组织和器官都没开始分化,还不能被称作通常意义的“生命”。应该说,就是这个承诺,令HFEA最终做出了“原则上同意”的决定。

  研究进展将告知公众

  “我们不是为这类研究大开绿灯,只是承认,在慎重和仔细的详细审查和监管之下,这类领域的研究可以被允许。”前天,HFEA专门就“人兽胚胎”获批之事,做出了郑重的声明。

  这份声明强调,今后所有此类研究都必须按要求提出申请,他们将首先对纽卡斯特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的申请进行审核,结果可能会在11月份进行公布。HFEA还表示,作为“把关人”,他们将和科学界一起,把研究者的进展和将来的计划不定期地告知公众,更好地做好科学与大众之间的沟通。事实上,世界上第一份克隆人类胚胎的合法执照,也是由HFEA在2004年颁出。为何以保守著称的英国人,在克隆和干细胞研究方面却敢于如此冒险?乔守怡说,或许正是因为英国人“守规矩”的性格,能抵御科学新发现的诱惑,对人体干细胞研究的“禁区”,比如怪物“客迈拉”的培育决不涉足,HFEA在管理上才如此大胆。当然,英国在这一领域欲领先世界的想法,也可能是推动力。

  评论:守住底线

  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9月5日宣布,原则上批准在实验室培育人兽混合胚胎。据悉,目前英国已有两所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向HFEA提出了相关研究申请。如果申请成功,科学家有望在年内培育出英国第一个人兽混合胚胎。

  “人兽混合胚胎”,这个名字似乎和“克隆人”一样耸人听闻,它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这样解释:从患有特殊病症的病人的皮肤细胞中提取细胞核,植入剔除了细胞核的牛或兔子的卵细胞中。尽管科学家宣称,这种混合胚胎中将有99.9%的遗传物质属于人类,只有不到0.1%来自动物,是最接近人类胚胎的一种,并且这种胚胎有望解决治疗性克隆研究中人类卵子缺乏的问题,但是消息一出,还是引起了伦理人士的强烈反对。

  涉及胚胎方面的研究总是难免科学与伦理的交战,基因改造、克隆人、辅助生殖技术、定制婴儿……,无不是在火药味中一点一点前进,但反讽的是,争论的激烈性丝毫没有妨碍研究的突破性,似乎到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地步。

  从科学的角度讲,最大的未知来源于两个领域:宇宙和人自身。医学的发展正是人探索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兽混合胚胎的研究并没有什么不当之处。问题是,一旦走出科学家的实验室,这些研究成果面临的将是唯利是图的市场。科学如何抵御住市场的无限诱惑,如何守住科学的精神底线,这是任何自诩“为医学研究、为人类造福”的科学家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今不少生物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已进入商业运作,比如就在去年,全球第一家 “胚胎银行”———“亚伯拉罕生命中心公司”在美国成立。该银行先行储备各类精英人士的精子、卵子,然后根据用户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成熟婴儿的胚胎细胞。胚胎可以像商品一样经人设计,投入生产,再送货到家,科学的初衷已渐行渐远。

  胚胎研究是一门前沿科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无数的争论,但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伦理人士“一竿子打死”的做法固然值得商榷,但是他们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科学与伦理之争说到底是关乎生命价值的底线之争,这个底线就是尊重生命。守住这条线,胚胎研究才能真正做到治病救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