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俄2025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2日 08:35  新京报

  1959年9月14日,前苏联的无人登月器“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此后20年间,前苏联先后开展了29次探月活动,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伴随前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经济发展一度停滞,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俄罗斯航天不得不被迫瘦身,其月球探索在这一时期几无进展。

  进入21世纪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给俄罗斯带来了丰富的回报,俄罗斯再燃大国梦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重新开启探月旅程,宣布在2025年前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至此,昔日曾翱翔太空的双头鹰再次将目光投向月球。

  加强与“探月后来者”合作

  随着国际探月竞争的加剧,美国、欧洲、日本乃至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对月球的探索步伐越来越大。俄罗斯这个曾经在探月方面遥遥领先的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实力与探月计划的战略意义。于是,在全球探月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下,俄罗斯重新发力,向月球发起“冲锋”。

  今年初俄罗斯月球探索先驱、拉沃奇金科学生产联合公司总设计师戈奥尔吉·波利修克突然“语出惊人”,他透露,俄罗斯计划在2009-2010年开始实施自己的探月计划。该计划不仅要实现俄罗斯载人登月的梦想,还要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在戈奥尔吉发表上述讲话后,8月31日俄罗斯航天署署长阿纳托利·佩尔米诺夫亲自承认,俄罗斯将在2025年之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并将在2027年至2032年间建立常驻月球考察基地,至此俄罗斯的探月计划浮出水面。

  拉沃奇金科学生产联合公司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空间探索科研机构之一,戈奥尔吉作为该机构的总经理和首席设计师,他的话成为外界解读俄罗斯探月规划的重要参考。戈奥尔吉表示,按照《2006-2015年宇航计划》,俄罗斯第一阶段的月球探索任务应在2012年开始实施,但这一计划很可能会提前到2009年至2010年实施。2011年至2012年,俄罗斯将进行首次载人探月飞行,同时俄罗斯应加强同印度、中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合作提议遭美拒绝

  根据戈奥尔吉的说法,俄罗斯探月计划是一个开放的计划,俄罗斯希望能够通过国际合作来开发太空,从而减少在探月方面的预算开支。同时,加强国际合作还能够有效降低风险,避免国际探月领域的无序竞争。因此俄罗斯希望在保持本国既有优势的前提下,加强与美国和一些“探月后来者”的合作,以为本国空间技术发展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事情并不像俄罗斯航天规划者想得那样顺利,据美国一家国际航天杂志透露,美国在2006年底宣布要建设月球永久基地后,俄罗斯曾表示愿意提供技术和经验来与美国共建月球基地,但此举被美国“谢绝”。后来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在今年4月对俄罗斯媒体说:“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与美国合作,但是出于某些原因,美方宣布他们将独自完成这个项目。”

  在遭到美国的拒绝后,俄罗斯更加重视自身探月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虽然俄罗斯此前已表示将继续加强在航天探月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将为印度等“探月后来者”提供技术经验等帮助,但俄罗斯新的探月规划还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其制定的探月计划中也看不到美俄合作的内容。后来媒体评论说,“美俄之间的探月竞争已经开始,好戏在后头。”

  俄欲翻开探月新篇章

  很多人都认为,前苏联完全有能力让航天员登陆月球,然而即使在美国登月之后,苏联也没有实施人类登月的计划。对此,很多人都表示遗憾,同时也不能理解前苏联这样做的用意。因为在冷战时期,探月和登月活动是美苏对抗的一个标志。实现载人登月所承载的不仅是科学探索方面的意义,而且是提升国际威望、树立大国地位的重要政治指标。

  前苏联没有完成载人登月的“任务”,这成了其继任者———俄罗斯心头的一块伤疤。因此,伴随石油

天然气等资源源源不断地换来巨额外汇,俄罗斯重新开启了“探月旅程”。

  莫斯科推广“月球旅行”

  俄罗斯在力争实现探月载人登陆的同时,还推出“探月旅行”来吸引那些有支付能力的富豪,以此来募集更多的资金。“探月旅行”是由俄罗斯政府控制的宇宙飞船制造商“

能源
火箭
航天集团提出的。据称游客在空间站内停留1周后将乘坐“联盟”飞船飞往月球,大约1周后直接从月球返回地面。俄罗斯方面为“探月旅行”开出的价码高达1亿美元,其中仅成本就高达9000万美元。

  (张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