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我将首次在南极对考察队员开展生理心理研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16:42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8月27日电(记者张建松)在中国即将开展的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中国特殊环境生理学专家将首次对内陆冰盖考察队员开展系统的人体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病理生理学、医疗紧急救援和医学保障等方面的研究。

  这项名为“Dome-A高寒低氧极端环境下人体生理心理适应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计划,是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SCAR)生命科学部人类生物和医学专家小组领导的“国际极地年”国际合作研究九个计划之一。

  “南极是进行人类生理学、心理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这项研究计划的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徐成丽副研究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南极的寒极、雪极、风极、白色沙漠、极昼、极夜以及精神和地理上的与世隔绝,将使考察队员处于应激状态,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行为的适应性变化,以达到内外环境新的平衡。”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考察队员在南极居留4—5个月后,会产生一系列典型心理行为的改变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国际上被称为“南极T3综合症”,并与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密切相关。

  此次中国第24次南极内陆考察,随队医生除了利用先进的仪器对考察队员的心、脑、肺、血液循环等系统进行不同时段、不同海拔的动态监测研究外,还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心理检测及急性高原病等级评估。

  与此同时,中国专家还将在中山站和

长城站开展不同人种、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考察队员在南极与世隔绝、行动受限的极端环境下的生理心理适应比较研究,同时对考察队员的营养膳食进行调查,开展营养干预研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