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观测显示:太阳表面无黑子已达20多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10:53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4月26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来自江苏省天文学会的观测资料显示:近一个月来太阳表面的黑子似乎全都不见了踪影,其中4月1日至24日太阳黑子的数量均为零,太阳日面无黑子的连续天数达到了20多天。

  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严家荣介绍说,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巨大漩涡状气流,其温度比光球层低1000℃左右,亮度比光球层稍暗一些,形成了相对暗淡的黑斑,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它为“太阳黑子”。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观测记录太阳黑子的国家。《汉书·五行志》记载有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一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比欧洲人要早800多年发现太阳黑子。

  一般来说,大群的太阳黑子生成后,会在日面上停留十几天,小黑子群可能两三天就会消失,而且它们在日面上的位置也会有细微的变化。

  天文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太阳黑子从最多(或最少)的年份到下一次最多(或最少)的年份,大约相隔11年。也就是说,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概为11年,这也是整个太阳的活动周期。天文学家把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把太阳黑子最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宁静年”。

  江苏省天文学会4月以来的太阳黑子的观测记录显示:除4月5日、6日由于阴雨天无记录之外,4月1日-24日太阳黑子数都为零。

  严家荣表示,日面太阳黑子消失,说明最近一段时间,太阳的活动相对“低迷”,进入了一个较长时段的“低谷期”。 今年属于“太阳活动宁静年”,因此长达20多天的无黑子现象基本正常。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3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