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极地专家:臭氧洞目前仅南极上空出现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 13:52  新浪科技
极地专家:臭氧洞目前仅南极上空出现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极地气象研究室主任陆龙骅(左),大气环境与极地研究部副主任邹捍(右)做客新浪网

  4月20日上午10:00-10:45,大气环境与极地研究部副主任邹捍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极地气象研究室主任陆龙骅做客新浪网就臭氧层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极地气候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网友关心的气候环境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精彩观点摘要:

  ·陆龙骅:有人说南极有臭氧洞,北极也有臭氧洞,青藏高原也有臭氧洞,全球有三个臭氧洞。实际上是这样的,到目前为止仅仅是在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一般来说这个臭氧低低于220或者是200多普森单位,就是低于这个以后就出现了臭氧洞,这个洞仅仅在南极的春季出现,别的季节没有,不要认为南极始终存在,不是那么回事。

  ·陆龙骅:2007年7月1日,中国第一步走出了哈龙和氟利昂的淘汰,后面的路还很长。咱们比原来规定的发展中国家是2010年淘汰的时间提前了两年半。这件事情达到了以后,并不是后面担子就轻了,并不轻,还有好多东西。

  ·邹捍:臭氧层减少现在可以说全部是人为的,现在的气侯变暖问题可不能说全部是人类造成的,但是臭氧层的减少肯定是人类造成的。

  ·邹捍:臭氧层事实上是陆地上面生命发展的保护伞,没有臭氧层,我们就会退回到海洋里面,或者是挖到洞钻到地下去。如果这么严酷,我们还是要为了子孙后代,也是为了我们今天不要得了皮肤癌,不要得白内障,天气不要太异常,气侯变化别太激烈,所以我们要做一些努力。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刘允: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大气环境与极地研究部副主任邹捍研究员以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极地气象研究室主任陆龙骅老师。

  邹捍:各位网友,非常高兴在这和大家聊天,做科普我觉得也是我们对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也很高兴和大家见面。

  陆龙骅:各位网友大家好!2007年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开始的一年,同样今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了解或者是认识全球影响。所以,现在极地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普遍重视,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跟大家聊一聊跟极地有关的一些事情。

  主持人:感谢两位老师,今天我们将和两位主要就臭氧层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还有极地气侯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大家关心的一些气侯环境问题,和网友进行交流,欢迎广大网友踊跃的提问。

  首先请两位老师谈一下你们对于极地气侯环境大致的一个印象。

  邹捍:极地如果说印象的话,我觉得还是地球上最清洁的一块地方,至今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最少的地方。所以说,尤其是冰雪覆盖,给你的感觉是非常的干净。我觉得如果说第一印象,这是我去这些地方的第一印象。

  陆龙骅:刚才邹捍已经谈了,我是这样想的,因为现在整个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同一个整体,它是由大气圈、大气、水圈就是海洋、陆地、冰雪、生物,至少有五个大圈子组成的全球气侯系统。极地和青藏高原是在这个气侯系统里面非常重要的单元。所以,在这里面大家非常关心极地,这个是有很大关系的。

  主持人:还想请两位谈一下,因为大气系统对于全球气侯影响是非常大的,大气系统在全球气侯环境中具体的一些影响表现在什么方面?

  邹捍:这个地方首先要认识大气系统的话,首先要知道大气到底是怎么驱动的,就是大气运动,大气是怎么被驱动起来的,它怎么运动起来的,大气的运动主要是太阳能,就是太阳能照到地面,把地面照热了以后,反过来地面再加热大气,大家能感受到太阳照到地面,觉得地面暖洋洋的,向上有热流的感觉。

  邹捍:地面如果分布的不均匀,比如说有海水,有陆地,这样就造成热的差异,大家过去可能中学就有热对流的原理,热的地方空气就上升,相对冷的地方,空气就下降,这样大气就运用起来了。由于太阳有季节变化,大家知道赤道是太阳照射最多的地方,两极照的比较少,就比较冷,就形成了地球上赤道的地方比较热,两极的地方比较冷,因此这样冷热的差异是这个地球大气环流的基本的驱动力,我想极地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对全球的大气环流是非常重要的。

  陆龙骅:极地是对全球气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大家对这个事情非常关心,为什么特别关心南极和北极呢?我讲两件事情大家就理解了。一个是南极,南极地区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是海洋包围冰雪大陆,南极大陆95%以上的地方是被冰雪覆盖,那个地方保持了地球上冰雪总量的90%。那么大的冰雪总量,假如说全球变暖以后,万一它融化,我这个是有一个前提的,如果它融化了,它对咱们的影响就很大。这个影响有多大呢?假如说南极大陆的冰雪融化,全球的海平面要上升60米。这样上升60米的话,就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地方,更不用讲太平洋的岛国,就统统淹掉了。

  陆龙骅:北极同样有这个问题,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北极的冰盖在减少,格陵兰的冰盖也在减少,当然北极的冰和南极的冰没法比。但是,有一个问题,北极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以后,海洋环流会改变。现在的环流是这样的,北冰洋的海水变冷以后,他就下沉,往南跑,在什么地方就上来了,上面是暖的,地下是冷的,现在的情况是平衡的,叫做温盐环流。如果北极变暖了,产生什么效果呢?海水大量的融化,海水变淡了,该下沉的地方下不去了,这边的暖水过不来了,整个环境被破坏了。破坏了一个有什么效果呢?大家可能看过美国的电影《后天》,《后天》如果说有科学基础的话,就是根据这个温盐的环流的破坏,温盐环流破坏以后,华盛顿被冰雪覆盖了。如果说全球变暖再进一步的发展,这种现象还会有可能性的。当然,当前来说恐怕不会有这种可能。

  邹捍:补充一句,按照现在的研究和观测的结果来看,事实上是极区在全球变暖中是最严重的地方,比如南极半岛和北极的阿拉斯加地区。从工业革命以后到现在全球变暖,现在应该是每100年上升0.6度,平均气温是这样的,但是平均气温不是均匀的,但是南极和北极是全球变暖中,我们叫响应最明显的地方,也是变化最激烈的地方。就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样会造成陆老师的说冰雪的融化比我们想象的在快,而且它还在加速这种变暖,可能这是很遥远,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这是很严重的事情。

  主持人:昨天我看了一个报道,有科学家发表了一个结论,就是说格陵兰岛的冰雪的融化比预想的快得多,这个也是科学家之前人类没有估计到的。刚才我们也谈到了南极的冰架融化,而且我们在近年来也经常听说西南极的冰架融化和崩塌,两位能不能谈谈这个情况。

  陆龙骅:在当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大家为什么对南北极这么关心呢?因为他们含的淡水量和冰量太大了,万一有一个变动,对全球有太大的影响。特别是南极,海平面增加60米的话,这个对全球都是灾难性的。但是温度的变化,在南北极还是有差异的,虽然总体上都是变暖,在北极变暖很厉害,而在北极陆地上一些地方温度增加5度。而IBC的报道,就是政府间气侯变化委员会做的第四次评估报告里面,讲最近100年全球平均增高了0.74度,是这样的情况。5度和0.7就差的太大了,这是在北极。

  陆龙骅:在南极,刚才邹捍也讲了,在西南极地区温度增长很快,一百年温度可以升高2.5度。但是,大家要纠正这样一个说法,可能有的时候新闻媒体老是拿西南极说事,西南极温度升高了,但是东南极并没有,就是说温度的升高对于南极来讲,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段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刚才你讲的南极冰架的崩塌,讲的是西南极,西南极有一个冰架叫拉森B冰架,2002年有一次不到一个月的范围里面一下子崩塌了3000多平方公里,这个范围是相当大的。这个崩塌一个是跟温度变暖有关系,另一个和海洋环流也有很大的关系。

  陆龙骅:大家在这里面有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说西南极冰盖崩塌了以后,南极冰盖也崩塌了,西南极冰盖有崩塌,东南极崩塌不是很大。而且我们有研究,认为西南极的冰架是不稳定的,他的消融的量要比补给的量大,而东南极是稳定的。大家知道中国在南极有两个站,一个是长城站,一个是中站,长城站刚好在西南极地区,南极半岛地区,那个是温度增高最大的地区。而中山站是在东南极,是靠近澳大利亚这边。这两个站,一个是1985年建站,一个是1989年建站,从建站以来的温度看确实反应这个情况,长城站地区温度是身高的,中山站地区温度并没有升高,而且有的时候是下降的。所以,对南极的温度的变化其要考虑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时候段的情况的不一样。

  陆龙骅:所以正是因为这样,更要加强我们对南极地区进一步的考察研究。

  主持人:西南极冰架的崩塌,是不是可以看作地球气侯变化的一个危险的信号。

  邹捍:应该是可以的。

  陆龙骅:可以。

  邹捍: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个DVD,前一段美国总统候选人戈尔开场的时候就说我是“以前的未来总统”,他现在就转向了讲全球变化,他拍了一个片子,今年是得了纪录片的奥斯卡奖,那个片子我觉得推荐大家值得一看的。因为里面虽然有一定的煽动和夸张,但是提醒大家对全球变化的警示和全球变化的基本认识,是一个很好的片子,大家可以看看这个片子,拍的不错。

 [1] [2] [3] [下一页]

本文导航:
·陆龙骅:臭氧洞目前仅南极上空出现过
·臭氧层减少有什么样的危害
·《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保护臭氧层有什么作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