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十大考古发现广东占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1:08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 朱利辉 许黎娜) 广东省申报的两大考古项目: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双双入选“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昨天下午5时20分,19名评委经过对24个入围项目的最终评选,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 据介绍,申报的考古项目共有100多个,经过激烈的初评,专家筛选出24个候选项目入围“决赛”。广东省当时申报了两个项目: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在初评中,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排第四位,高明古椰贝丘遗址排名第七位。而终评结果出来后,深圳该遗址位列第二位,而高明遗址位列第四位。据专家介绍,获选的考古项目,均是按出土文物所属年代从远而近排列的,“不是完全按照得票多少而定”。负责“高明古椰贝丘遗址”考古工作的省考古所专家崔勇告诉记者,“此次专家认为广东的两个新石器遗址非常独特,同样具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打破惯例双双当选,这种情况在以前是较为罕见的。”据悉,明年省里有可能上报“南海I号”冲击“十大”。 自1990年以来,“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7届。 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珠江文明史推至7000年前 本报讯 (记者周洁 宋元晖) 位于深圳东部龙岗区大鹏街叠福村的咸头岭遗址距今约7000年,是深圳乃至环珠江口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遗存,也是深圳地区迄今发现最早有人类活动的遗迹,是珠三角的根,被考古界称为“咸头岭文化”。 咸头岭遗址原址为叠福村的晒谷场。深圳市博物馆考古队曾在1985年、1989年、1987年、2004年、2006年进行5次考古发掘,考古学家发现了墓葬、房屋基址、灶台等遗迹,出土了200多件石器、100多件可修复的陶器。 目前广东省已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20余处,之前有考古专家认为,咸头岭遗址应该是其中年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遗址,其的挖掘使深圳市和珠江口文明的历史推至7000年前,咸头岭出土的器物说明珠江文明的起源一点儿也不比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晚。 另外,由于产权复杂,咸头岭遗址尚未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咸头岭靠近大海滩涂,当地村民会挖掘地面的砂土去卖钱,而且村中土地被某单位征用作天然气管道项目。据了解,咸头岭遗址正在申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材料已递交。 高明古椰贝丘遗址: 广东“河姆渡”惊现史前稻谷 本报讯 (记者 朱利辉) 昨天,获知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高明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期肯定要准备一系列庆祝、宣传活动”。而借此机会,高明区文化部门拟将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高明古椰贝丘遗址”,逐级申报为省级文保单位,甚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位于佛山市高明区古椰村东北黄涌桥附近,为1984年古椰村村民开挖鱼塘时发现,面积约4万平方米。在该遗址中含有大量的贝壳,并有不少石器和陶器。出土了20粒完好如新的稻谷,这在岭南地区的史前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该遗址中出土了数件木器,这在岭南地区也是首次发现。此外,古椰贝丘遗址中出土了一块亚洲象的脚骨遗存。 专家在实地考察后认为,古椰遗址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发现的“最典型、最有代表意义的贝丘遗址”,该遗址的考古学遗存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填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早商以前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空白,其考古意义不亚于河姆渡遗址。而在该地出土的大量动植物等有机遗存,保存完好,“不仅在岭南,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昨天,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准备打报告给佛山市政府,建议先确定古椰贝丘遗址的分布范围,时机成熟后,在古椰贝丘遗址开挖地段附近建设“广东第一座具有典型性的贝丘遗址博物馆”。 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 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 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 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 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 安徽六安双墩墓地 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