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鼠疫杆菌有向多重抗药性发展的危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9:11 新华网
新华网巴黎3月23日电 (记者 卢苏燕) 法国和美国科学家22日联合发表一项研究报告说,导致鼠疫杆菌出现多重耐药性的质粒与导致沙门氏菌出现多重耐药性的质粒极其相似,这表明鼠疫杆菌很可能向具有多重抗药性发展,必须立即加强对这种病菌的研究,防止其对人类健康造成更大危害。 1995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科学家曾在马达加斯加一鼠疫患者体内发现了一种多重耐药性鼠疫杆菌,这是科学界迄今在人体内发现的唯一一类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鼠疫杆菌。随后的研究证实,导致这种杆菌具有多重抗药性的是一种质粒,这种闭合环状的DNA分子很容易从一种细菌转移到另一种细菌。 为对鼠疫杆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与美国研究机构合作,对这种质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与导致其他细菌出现多重耐药性的质粒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这种质粒与导致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性的质粒极其相似。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致病菌,近年来这种病菌的多重耐药性不断增强。 研究人员强调说,目前,他们在美国一些以牛、猪、鸡和火鸡为原料的食品中发现有多重耐药性沙门氏菌。此外,他们在其他细菌中,如一些牲畜携带的细菌中也发现了这种可导致细菌具有多重抗药能力的特殊质粒。这些现象表明,这种特殊质粒已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细菌中,这种状况不容乐观。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跟踪鼠疫杆菌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手段。这一发现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必须尽快制定新的鼠疫杆菌研究计划。不过,公众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在人类发展史上,鼠疫至少造成了2亿人死亡。中世纪,这种疾病的一次大范围流行曾使欧洲人口在3年内减少了三分之一。在“销声匿迹”一个时期后,近年来,鼠疫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又开始小范围复发。目前,尚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这种疾病,对付它的唯一办法还是使用抗生素。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