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科学时报:品于丹天地人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6:59 科学时报

  作者:于江杰

  开篇

  “看!最畅销的《于丹〈论语〉心得》。200多万册一售而空。”

  “哦?”拿起友人带来的书。封面别致而醒目:黄底黑字,左上标明CCTV10 百家讲坛 右边竖写黑色书名。配红色标带:百家论坛, 坛坛都是好酒;白色书名,衬于丹小像。既权威又引人,设计不错。仔细一看,竖写着几行小字:

  《论语》的真谛,

  就是告诉大家,

  怎么样才能过上

  我们心灵所需要的

  那种快乐的生活。

  大吃一惊,心中一串问号。难道这是《论语》的真谛?

  背面,标带上又是“真谛”;红底白字极为醒目。再吃一惊。

  翻开封面,标带上:“学者使电视深刻”。

  如此“真谛”,使电视深刻?

  再看于丹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曾获1996年度北京优秀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等多项奖励。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好生了得!不由得想起,一进北师大南校门,影墙上迎面扑来的8个大字: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再看扉页,印于丹手迹:

  道不远人

  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

  学习成长 ——于丹心语

  不带标点的白话,不拘一格。心中却闪出两句名言:“站在巨人的肩上。”“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下意识中,不由自主地合上了这部最畅销的书。

  几天后聚会,又谈起于丹。

  “怎么看于丹如此蹿红,如此畅销?”友人问道。

  “太忙,没看。”

  “这不是理由,值得品味。”

  不得不来品这坛“好酒”。

  “我讲的不是儒术,不是儒教,也不是儒学,而是作用于每个人心中的简单真理。《论语》是圣人的书,它淡淡的一句话就点破了你的心结。”于丹如是说。

  那么,我们就来“品味”一些“简单真理”吧。

  品“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这就是“天地人之道”的开篇。紧接着,是封面上那段“真谛”。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是真理?“朴素”;却不是真理。仅仅是现象,是感官的认知。如果这是真理,那么托洛密的“地心说”,就是真理了。

  “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是真理?“朴素”;也不是真理。是现象,是感官的认知。没有深思,谈不上耕耘、务农的真谛。

  联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既有现象,又道出“粒粒皆辛苦”的真理。诗好,深刻。但仍不是耕耘、务农的真谛。

  “现象”、甚至“假象”,是“本质”的表现;然而,却并不是本质。真理却是透过现象、包括假象,对于本质的认识。要从感官对于现象的认知,深入到对本质的认知,不得不向理性“飞跃”。不思、不悟、不反复多次,是不行的。

  对本质的认识,不免要汲取先人之精华,汇集众人之共识。

  对本质的认识,甚至要直面权威和偏见,不惧孤立甚至迫害。要锲而不舍,不断深化。

  “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于丹如此崇尚理性,但从感觉到认识真理的理性思维在哪里?

  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永远是最简单的”?

  有些真理是朴素和简单的。

  例如,“粒粒皆辛苦”。

  例如,1+1=2。不过,认识到这个朴素而简单的真理,大致花了上百万年的时间。而用这种表述,则是后来的事情。

  要说“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如此,就未免荒唐了。

  耕耘、务农的真谛,随时代不同而发展。至今,仍是重大议题。

  1742年,歌德巴赫提出猜想: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之和。在形式上,这可以表达为“1+1”。然而,经过两百多年的努力,至今还是猜想。1966年,陈景润证明“1+2”: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直到今天,仍是最好的结果。

  一旦加上“永远”,加上“都是”,就把那些看上去不那么“朴素”,也远非“简单”的,然而却反映事物本质的真理全部排除在外。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远不简单。没有对真理的认识吗?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几乎所有真理性的内容,都不简单。

  从“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这一现象,要到达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真理,不花气力是不行的。为此,人类花费的时间太长,代价太大。

  作为神父的哥白尼,仅仅是在临终前,才发表了他的学说;并以此献给教皇,表示对于上帝的虔诚。然而,教会却不买账,下了禁令。捍卫“日心说”的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宣传“日心说”的伽利略被宗教法庭审判。

  伽利略,近代科学的开拓者之一、近代科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爱因斯坦不仅盛赞他的科学成就,而且极其推崇他的主导思想:“竭力反对任何根据权威而产生的教条。”只承认“经验和周密的思考才是真理的标准。”

  然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真理,仅仅是认识太阳系的规律的第一步。至今,我们对于太阳系及其规律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完结。

  其实,比较“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的方位和时刻,就会发现它们的不同。再比较月亮每天升起的时刻、方位和盈亏的不同;就会发现,日出和月出都各有“周期”。

  长期积累,思考和计算;才有太阳历的月和年,以及节气;才有阴历的月和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才开始认识到“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背后的本质,以及月亮每天升起背后的本质。

  从旧

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开始从事农耕,这个认识过程,持续了几百万年的时间。

  为什么会有周期?是太阳和月亮在动吗?还是大地在动?

  要对这些问题有所认识,就会涉及到运动的相对性。

  据考,早在我国汉代就有相关记载:“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这是在以地动观点来说明地日关系,比喻“地动人不知”如“舟行不觉”。这里隐含着运动相对性的观点,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猜测和论述。然而,这里的“地恒动”,并非地球的自转与绕日的公转。

  认识到月亮在自转并绕地球旋转;地球在自转,同时带着月亮一起绕太阳公转的本质,经历了从古代文明到近代科学发端的历史。

  谁都知道,东西一离开地,都会向下掉。那么,月亮不会掉下来?为什么天没有塌?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堕。”这是在提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辛弃疾也在提出问题。

  在开普勒等先驱的基础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揭示了行星和卫星的轨道运动。辛弃疾的问题可以回答了。至今也就300多年。

  然而,还有问题无法解释:水星的轨道与计算有微小偏差;晚上的星空为什么是黑的?只有引力,为什么诸多恒星不塌缩?“忧天”问题没有解决!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科学时报:品于丹天地人之道
·科学时报:品于丹天地人之道(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