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正反观点激辩维生素有毒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 10:49 南方日报

  本报讯 2007年2月28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篇文章,作者提出服用抗氧化维生素A、E、C和β胡萝卜素会缩短人的寿命。消息传出,很多日常服用这类维生素的消费者颇为恐慌,不少学者也在第一时间对此提出异议。塞尔维亚作者Bjelakovic医生是根据什么作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篇文章是对既往有关抗氧化维生素服用后效果观察的综合分析。作者共收集到815项试验,并按设定的标准选择了68项进行分析,包括23万人,其中16万为健康人,平均年龄62岁,平均服用维生素3.3年。作者进一步选了合计18万人的47项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服用维生素的人在观察期间每百人中有15.5人死亡,而不服用维生素者有11.2人死亡。

  反对声音:研究方法存在缺陷

  文章招致的批评主要是针对作者的研究方法。这些反对声音有些来自于企业界的科学家,有些来自于学术界。

  最多的一种批评认为作者在总共815项试验中,把那些没有观察到死亡的研究去除了,仅拿服用期间有人死亡的研究来分析是不合理的。如果不去除这些研究,死亡率没有那样高。

  实际上,Bjelakovic医生最初选择的68项研究结果显示,服用维生素人群与不服用维生素人群之间的死亡率是没有区别的。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前负责人伯纳丁·希利博士也提出,综合分析被Bjelakovic医生排除的那21个随机试验,得到的结果是,服用维生素人群的死亡率要下降9%。

  还有一种批评认为,Bjelakovic医生选择了很多病人服用维生素的研究,这不能代表健康人的情况。

  服用量也是批评的焦点之一。批评者认为,作者不应包括一次服用20万iu维生素A的1项试验,还有6项研究的用量已经超过营养安全限量,10项研究的合成β胡萝卜素用量达到20mg以上等,应分别分析。

  客观地说,这些批评所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但也并不完全中肯。第一种异议忽略了Bjelakovic医生分析的47项研究中平均每个试验包含约4000人,而去除的无死亡病例的研究平均仅为100人。后者的研究对象不少还是中青年,有的服用时间也很短。所以删除这样的研究有其合理性,问题是作者也应把那47项研究中的类似者去除才对。第二种批评意见出于学术上的严格要求,但是这不应掩盖抗氧化维生素的安全隐忧。过去也曾有心脏病病人服用大量维生素E增加死亡率的报道,虽然在健康人中没有观察到同样现象,但这不等于没有损害。就像同样吃了不卫生的食物,老弱者病了,青壮年无恙,不卫生的食物不会因此变得卫生的道理一样。

  按推荐量服用不会中毒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人的身体状况确定了维生素的推荐摄入量和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人们按照推荐剂量摄入维生素是不可能中毒的。即使是因为患了某种疾病需要用维生素进行治疗,只要使用的是常规的治疗剂量,也不可能中毒。值得一提的是,同类营养补充剂不应该同时服用。

  如此归纳起来,笼统说抗氧化维生素可以缩短寿命的结论在学术上肯定站不住脚,但是完全否定Bjelakovic医生也无助于辨明抗氧化维生素的安全问题。

  Bjelakovic医生这篇文章的发表反映了一派学者的看法,即抗氧化维生素补充没有益处,而另一派学者则支持抗氧化维生素的保健作用。由于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两派学者的争论仍将继续。对此,普通消费者应该冷静下来,想想自己选择各种营养

保健品的目的。很多人之所以轻信各种宣传而盲目使用营养保健品,乃是源于人类千百年来追求长生不老药的梦想。现代医学始终强调膳食保障健康的基础作用不可替代,所有营养保健品的定位仅限于膳食的补充。要想保健防病还要考虑体力活动、吸烟、饮酒、心理和遗传等因素。只有在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适量补充维生素才有可能为健康锦上添花。不过对于大剂量维生素E、A和胡萝卜素的补充,不仅保健防病作用依据不足,而且可能有损健康。如果补充,在剂量上应谨慎,切勿过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上的保健食品和非处方药类营养素补充剂的建议服用量都在中低水平,虽然这种剂量的保健作用还有争议,但至少目前认为是安全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