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称秦直道留下许多难解之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0日 15:51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3月10日专电 (记者丁铭)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博物馆副馆长杨泽蒙日前称,尽管一些专家学者对秦直道进行了大量考古和研究,但秦直道至今仍然留给后人许多难解之谜。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目前,在鄂尔多斯境内可确认的秦直道遗迹北起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高头窑乡吴四圪堵村东,南至伊金霍洛旗的掌岗图四队,全线长约160公里。 杨泽蒙说,纵观鄂尔多斯的地貌及秦直道的走向不难发现,现今秦直道路线是经过极为缜密的勘查后选定的。可是,2000多年前的秦人是如何掌握如此精确的北方大地方位概念以及如此丰富的地理学、地貌学知识?难道仅仅依靠据说刚发明不久的罗盘定位技术,他们就具备了如此辽阔地域内的大地测绘技能了吗?就能娴熟地应用如此精确的测量和定位技术了吗?目前这些问题还是一个谜。 一般认为,秦直道是在今天达拉特旗昭君坟渡口南渡黄河的。秦直道南渡黄河后,要经过约20公里宽的黄河冲积滩平原,然后还要穿越如今宽度约15公里的库布齐沙漠,方能与已探明的秦直道在鄂尔多斯境内的北段遗迹衔接。但如今想要在些地区寻找秦直道遗迹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那么,渡过黄河后的秦直道是如何走向的?特别是如何通过已形成了200多万年的库布齐沙漠的?是跨越还是绕行呢?如果是跨越直穿而过,那么当时的库布齐沙漠究竟有多大?2000多年前的穿沙公路又是什么样的?如果绕过库布齐沙漠,就应该沿柳沟(当地的一个沟谷)而下,那么工程难度比前者小得多,但这条大道又如何解决汛期的大队人马通行以及大队人马穿行于沟谷内避免敌军设伏袭击的军事大忌等问题呢? 乌兰木伦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他的上游位于鄂尔多斯中部,是秦直道沿途所经之地最大的一条东西向河流。这里如今沟谷的宽度在1000米以上,河床的宽度约100米,深度20米。两岸为中生代砂岩结构,地表基岩裸露,河床陡峭。秦直道虽然在鄂尔多斯境内跨越了无数的洼地河谷,但绝大多数都是采取“堙谷”的方式来进行,而面对这道两岸陡直的河流,绝非简单的堵塞、填垫所能解决的。综合分析,秦直道在此唯一的途经方式便是架桥。修建这样一座跨度应该在100米以上的大桥,对于2000多年前的秦人来说,自然不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究竟采取什么方式、什么材料来进行架桥,目前仅仅通过地面调查,还无法得到丝毫线索,这无疑又是一大谜团。 另外,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遗迹两侧,分布数座古城址。据古城所在地区、城内出土遗物等综合分析,他们应该是与秦直道有密切关联的行宫、城障遗址。秦直道与这些城址究竟演绎了一段什么样的历史呢?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