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北京科技报》总编辑聊2006十大科技骗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 18:35  新浪科技
《北京科技报》总编辑聊2006十大科技骗局
《北京科技报》总编辑赵颖华(右)、副总编辑田利平(左)做客新浪

  视频:《北京科技报》总编辑做客新浪

  2月9日17时—17时45分,《北京科技报》总编辑赵颖华、副总编辑田利平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北京科技报》科普定位及“2006中国十大科技骗局”重大策划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刘允: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新浪嘉宾聊天室。

  今天我们请的嘉宾是来自《北京科技报》的总编辑赵颖华女士和副总编辑田利平先生,今天我们将和两位老师一起聊一聊《北京科技报》去年的总体策划,还有去《北京科技报》评选出的十大科技骗局,和广大网友交流,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问,大家除了可以在电脑上参与我们的聊天之外,还可以通过手机新浪网参与聊天的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首先请两位嘉宾给网友打声招呼。

  赵颖华: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我在新浪做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跟大家也算是老朋友了,感谢大家的参与、关注和支持。

  田利平: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老师。

  因为我们今天聊天的主题是关于《北京科技报》去年总体内容选题及策划,先请赵老师自我介绍一下。

  赵颖华:我是赵颖华,做《北京科技报》到今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北京科技报》从全新改版以后,我们的总体指导思想和编辑思想定位其实是没有改变过的,我们一直是要做一份坚持科学精神,能够用我们特别的奇特新的形式让大家喜欢,因为喜欢而对科学产生更大的爱好和兴趣;因为喜欢能够接受我们传递的一些科学理念和科学思想,这样来尽一份科技媒体的社会责任,这就是《北京科技报》全新改版之后的一个总体思想。

  主持人:谢谢赵老师。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平时也经常接触到《北京科技报》,看得出来平时《北京科技报》也是非常注重品牌的打造。我想问一下《北京科技报》在打造自身品牌有着怎样的战略或者说措施?

《北京科技报》总编辑聊2006十大科技骗局
《北京科技报》总编辑赵颖华



  赵颖华:《北京科技报》在2005年初提出了一个战略发展目标,就是我们要做中国第一大众科技传媒,我们希望把《北京科技报》打造成这样一个品牌。

  这个想法在几年来具体的操作和实施中都是做了我们应尽的努力,这个想法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时又把它更加进一步地具体化,那也就是具体说我们要做一份体现科学精神的、能够在全国产生影响的、城市科普品牌,是这样一个定位和概念。在这里边其实是有几个关健词,一个是城市。因为《北京科技报》所面对的读者人群是都市的读者。还有一个是科普,因为《北京科技报》改版之后就坚持科普的定位,科普的意义待会儿我还再给大家谈得稍微细一点。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品牌。我们希望这个品牌能够在全国、在其它省市有一个示范的作用,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谈到科普的定位,其实主要是四个概念,“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从科学精神上来说,《北京科技报》坚持的一直就是求真为实的探索精神。在这个科学精神里又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科学文化精神,一个是人文文化精神。实际上科学文化迎神和人文文化精神合在一起追求的就是真善美。因为科学文化精神追求的是一个至真,也就是咱们说的求真为实。人文文化精神追求的就是至善和至美。科学精神追求的是真善美,真善美如果能够通过我们的文章,通过我们一个一个选题给充分地体现出来,我们实际上就是为促进这个社会和谐、进步,使我们的和谐文化能够得到体现,这也是《北京科技报》的一个定位,其实也是我们的一个理想。

  科普,实际上我们在做科学精神,从始至终我们都是这样体现。科学观念实际上体现了我们对待事物看法,它是不是先进、科学的?如果我们的观念是科学的,它一定是进步的,它是符合发展趋向的。所以,在科技报所有的选题当中,我们是要把观念科学,而不仅仅是观念超前和领先作为一个标准,它首先必须是科学的,这个科学其实就是要符合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它必须是实事求是的符合我们社会的发展状况。

  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目前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在学习型的社会里我们需要不断地充电,我们需要的知识是方方面面的,这些知识在社会各种事物当中,在我们每天经历的这些新闻事实当中都是有所体现的。《北京科技报》有三刊:探索周刊、精神周刊和生活周刊。我们是通过这三刊当中不同的选题把我们所了解的,我们认为读者应该了解的科学知识给渗透进去,最后其实就是一个科学方法。所谓科学方法,既是一个思想观念,就是思想方法、认识方法,还有一个是操作方法。科技报三刊里边其实在方法的建设性的给读者提供的时候,我们都是强调从两个方面都要给。在思想方法上我们要帮助大家能够比较客观、理性、符合客观事实地看待世界上发生的种种矛盾、种种关系,研究这些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些关系如何处理得当。

  我们会给出具体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在健康方面怎么样做是健康的,比方说再处理人际关系,在处理职场关系上怎么做才是合乎环境的和谐,包括怎么看待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做才能使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己,我和我自己之间也都要和谐起来,科技报所谓科普其实做的是这些内容。

  主持人:谢谢赵老师,刚才赵老师也谈到了《北京科技报》是分为三个周刊,探索、精神、生活。请赵老师谈一谈这三个板块是分别怎样的定位?能不能具体谈一谈?

  赵颖华:探索周刊我们有一句话,叫“用科学的眼睛看世界”。探索周刊的定位更多是研究刚才我所说的那些关系,比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怎么能够让我们可持续发展,在一个大的全球范围内和一个小的比如我们国家的范围内得到好的体现,包括人和动物都是在探索周刊里体现,叫“用科学的眼睛看世界”,有点像DISCOVERY做的那些类似。

  精神周刊我们用的一句话是“用科学的眼睛看心灵”。主要是做一些人文关怀、心理关怀,更多是体现你作为一个自然人在和你身边的人法政关系的时候如何进行自我排解,这是用科学的眼睛看心灵,看你所做的是不是符合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当然我说的都是原则,其实每一个选题都是具体的。

  生活周刊我们有一句话叫“用科学的眼睛看生活”。因为大家知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在生活当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问题体现在生活周刊里更多的是衣食住行用,比如我们的高科技和今天生活的关系,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有很多新的产品、新的高科技的元素渗入进来,对我们的生活构成什么影响?怎么样做才能避免一些在生活当中的骗局,或者是避免一些在生活当中的误区?生活周刊主要是指导大家的物质生活。精神周刊主要更多是和大家探讨精神生活方面的问题,而探索周刊其实就是打开你的视野,让你了解这个世界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主持人:也是比较全面的内容涵盖。

  作为一份科普型的报刊,平时的选题对于真实、客观性是放在第一位的。我想问一下《北京科技报》在平时选题的时候,是怎么来把握客观性和科学性的?

  赵颖华:这个问题应该由我的同事田利平回答,因为实际上我是不管具体的编辑工作的。

  主持人:请田老师说一下。

  田利平:你刚才讲到《北京科技报》是以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基础,应该说所有的媒体都是以这个为基础的,每一个媒体都得拿事实说话,我们也得这样,只不过我们探索得更深一些。

  主持人:我想修正一下,更可能偏重于科学性。

  田利平:对,分析它的科学原理,刚才赵老师讲的,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尽量让我们探访到的事实接近真理。

  赵颖华:我补充一下刚才利平同志讲的。举一个例子,比如去年有一个事情,大家对食品安全健康关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时关于苏丹红,对苏丹红的恐惧在社会上迅速蔓延,很多我们的同行都啪啪啪连篇累牍痛斥苏丹红的利害。《北京科技报》因为是科技的报纸,在介入这件事情的时候就非常不同,非常理性分析苏丹红在我们的食品当中要有多大量,有量的成分才能构成你生活当中对你健康的伤害。包括比如大闸蟹,我记得非常清楚,大家都在做大闸蟹的问题,当时我们的文章采访的就是大闸蟹当中所含的致癌物质,在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下,你只有连续300年吃大闸蟹才能得癌,以它现在所含的致癌元素的量给一个量化的分析,这样就不能够等同于一些可能非科技的媒体追求时效性,非常快,就得跟上,但是我们就要很科学、很理性地告诉读者,什么样的时候是很严重的情况,什么样的时候不必太在意,这就是《北京科技报》与其他媒体不同的地方。

  主持人:经过了求证之后。

  赵颖华:对,一定要求证。

  主持人:是不是《北京科技报》也有一些科学家还有专家在后面支持呢?

  赵颖华:应该是。

  田利平:对,对,我们有大量的专家。

  主持人:其实《北京科技报》有一个非常令人敬佩的地方就是每年《北京科技报》都会选出当年度的十大骗局,好像已经连续评选了三年。

  赵颖华:对,已经做了三届了(笑)。

  主持人:其实今年也不例外,你们也是评选出了十大科技骗局。我想问一下两位作为《北京科技报》的总编,怎么看待平时生活中的科技骗局的呢?

  赵颖华:我先说两句,很具体的都请利平同志讲。

  我们评选科技骗局从2004年开始,那时就是因为一年做了太多和比如伪科学、科技骗局相关的选题,到年底的时候,说年终要盘点了,我们应该拿什么奉献给我们的读者呢?最后大家想如果我们歌功颂德,大量的材料很丰富,但是这个社会才需要一种声音告诉大家我们的生活还不那么完美,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陷阱和缺陷,我们应该很理性地看待它,使我们将来的生活能够更美好。所以,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我们就做了十大科技骗局,那是第一年,产生了非常大的轰动和影响。

  后来也有媒体在问,你们这个十大科技骗局要做到什么时候为止,当时我们就这样说,我们希望做到我们实在困难到做不下去的时候为止,如果到那个时候,就像我们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一样,我们希望科学文化能够像潮流文化一样弥漫在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到那个时候大家都非常理性了,所有的科技的骗局没有藏身之地的时候,我们肯定就做不下去了这个选题。到目前我们还能做,而且还是有一些科技备选的材料在那儿候选着。具体都是由田利平同志具体操作。

  网友:我很佩服《北京科技报》这几年来坚持评选科技骗局,你们是否有担心过惹上什么麻烦?惹上官司?

《北京科技报》总编辑聊2006十大科技骗局
《北京科技报》副总编辑田利平



  田利平:第一年推出之前就预料到了,但是当时我们的态度比较坚定,当时还希望第一届评完以后,隔个几年是不是中国就没有科技骗局了,我们就不用评了,但是后来发现越来越多(笑)。好像是,媒体报道的新闻比较多了,我们接着连续三届去评科技骗局。

  网友:十大科技骗局是如何评选出来?有没有评判的标准?

  田利平:实际上世界各国好多媒体每年都要评选他们有自己特色的活动,比如说有些杂志评选年度人物,包括好多科技媒体也会评选十大科学发现,所有的评选大部分都是媒体自己评选出来的,因为我们相信我们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这个评选是我们编辑和记者,当然要参考专家的意见评选出来的。

  赵颖华:我再说一句官司的事,我们这几年每年都有官司,而且每年还有增多的趋势,像2006年刚开始4个官司,现在有一个官司结案了,而且我们是胜诉的,就是本年度的科技骗局之一,就是念力医学能否包治百病。因为我们批评念力医学包治百病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而且都进行了论证,这个官司我们赢了。但是我们没有赢的,包括第一年老中医的官司,我们到最后申诉也没有一个结果。所以如果要怕这些官司的话,我们肯定就不会做这件事了。

  主持人:今年十大科技骗局之首,《北京科技报》把念力医学包治百病放在首位是怎么考虑的?

  田利平:确实是有所考虑,跟《北京科技报》坚持的办刊理念冲突的最厉害的我们放在首位,比如有些是科学界的或者是技术界的那些,比如“假论文”,还有“汉芯一号”,那是产品的造假。但是念力医学是在科学精神方面和科学精神相悖我们认为是最远的东西,所以放在首位。

  赵颖华:另外,和公众的关注最近,对普通公众的影响是最大的,像“汉芯”那个影响是少量的,影响科技人员什么的,但是这个普通公众都会关注,涉及普通大众切身的利益。

  网友:一些所谓的骗局通常都是由媒体来发布出来的,再由媒体戳穿这些新闻的伪科学性,感觉新闻人是在相互煽耳光,非常有趣,两位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田利平:这是一个好事情,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可以发布不同的声音,社会的宽容度比以前要大。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科学精神更需要坚持,因为如果没有人坚持科学精神,比如伪科学这样的东西更容易在大众当中传播,造成最后危害老百姓的一些后果。我记得有一个作者在《北京科技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说迷信是怎么战胜科学的。

  赵颖华:我再补充两句。从刚才网友的问题里边更看出作为科技媒体社会责任的重大。因为我们报道新闻事实的时候,很多综合类媒体都是以信息发布以取胜,要迅速把信息发布出来,而科技媒体更多应该是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给读者一些精华,而这些精华要求它应该是理性、准确、无误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我们都已经做到这样了,但这是我们的一个追求,这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做科技骗局的时候有些是其他媒体曝过的,但是在我们这儿成了骗局了,并不是说其它媒体是有意为之,而是因为有科技媒体存在,它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责任。

  主持人:实际上在今年十大科技骗局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的骗局成果实际上是一些具体的产品,比如说排毒基、保暖内衣,网友认为这是一些消费产品,和科技关系不是特别大,两位怎么看这个问题?

  田利平:我们恰恰是选择了这样一些产品,它恰恰是科学或者是伪科学和大众的接触是需要产品作为中介才能发生关系,如果说伪科学跟大众不发生关系,那就无所谓了,有人关在屋里自己幻想好多伪科学,这是他自娱自乐,无所谓,但是如果和大众发生关系的时候就可能产生危害。比如说在一些产品上面加上了一些伪科学的理念,可能赚取的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的血汗钱,但是老百姓想获得治疗或者是性能的目标没有实现。而且我们在第三届的时候实际上加大了这方面的选取,一共有6条差不多都是跟产品相关的。

  赵颖华:我们这个科技骗局实际上是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科技,一个是骗局,骗局应该有一个主观故意成分,我们今年把这十个骗局都仔细审了一遍,确实有主观故意成分。《北京科技报》已经做了好几年骗局的评选,已经远远超过这两个字特定窄的内涵,实际上我们早已经把外延宽泛了,也就是它有科学和技术的成分,而科学我们又把它做成泛科学,不是科学研究成果、技术转让成果,不是做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这三年来做的科技骗局都包含这样的成分,不是单纯从技术角度做的。

  主持人: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的科技骗局好像还增加了一个结局回访的内容,以前我印象中没有。

  田利平:以前有类似,今年突出了一些记者调查,我们希望让读者能够更明显地感觉到这个事件确实是一个骗局,所以有记者的调查,有当事人的观点,和科学思想违背的东西在哪儿,我们很明白给读者摆出来。

  主持人:这些骗局在评选的时候是不是也经过了记者和编辑求证的过程?

  田利平:是有的,所以我们后边有一个记者调查,事实是什么样,科学家的观点是什么样。

  主持人:非常感谢田老师。

  网友:在各种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科技作为现代农业的支撑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领域的传媒应该担负时代重要的责任,为涉农的科技大众提供更多的信息?

  主持人:这是一个网友的提问。

  赵颖华: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刚才我在最初的时候讲到《北京科技报》的产品定位时强调了一个关键词是城市,我们现在实际上做的是城市科普的内容,我们如果以农业内容为主,和整个报纸的读者定位可能就会发生矛盾。另外,因为做科普,我们要研究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问题,也与我们现在的科普定位是不吻合的。所以,尽管我们现在也倡导关心三农、扶持三农,科技扶持农业的发展方面尽我们的一些所能,但一定是在用其它产品来体现的,也就是目前的科技报这一刊就是这样的定位,但是如果下一步,因为我们是想打造一个品牌,我们再有其它的子产品的时候,可能关于农村科技、农业科技的内容在适当的条件下和有这种可能的时候我们也会关注。

  主持人:也非常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

  刚才我们也是谈到了十大科技骗局,这里还有一个网友,他说作为媒体应该如何降低伪科学事件或者说是科技骗局的发生。这应该是谈到媒体监督的作用。

  赵颖华:担子重呀(笑)。降低科技骗局的发生率,咱们有什么办法?

  田利平: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科技骗局的发生率除了和制造科技骗局的这些人有关以外,其实还和公众的科学素养有关系。如果公众的科学素养低,这些骗局可能就完成,从开始到结尾。如果公众的科学素质高,科技骗局可能最后就会消失,因为大家没有人相信,它就摆一个骗局也没有人上套,我们想如果将来这样我就不去报道。

  赵颖华:看来我们要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科技骗局实施的难度,让它最后无法实施,增加很大的难度,这是我们能够做的(笑)。

  主持人:实际上就是给大众普及知识,让大家能够防范、警惕、质疑,要有这些东西。

  田利平:主要是科学精神,还要有科学知识。

  主持人:主要是传播科学精神。

  实际上《北京科技报》在去年其实不光做的十大科技骗局,应该也做了许多重大的策划,能不能请田老师谈一谈去年做的一些重大策划的内容,做一个回顾?

  田利平:可以。我们零零星星策划了一些,比如世界杯期间就有一个科学家解读世界杯,做了十个版。结合一些新闻热点做的一些策划。这些策划主要是围绕公众的兴趣度,如果一个选题关注度大,我们可能就会策划。

  主持人:我记得去年还做了一个关于达·芬奇的展览,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呢?

  田利平:达·芬奇的展览应该是科协的一个活动。

  赵颖华:中国科协的年会。

  田利平:我们有时会跟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搞一些共同的科普活动。

  赵颖华:也是作为配合。

  主持人:去年我有一个印象非常深的策划,是关于哥伦布身份之谜,当时如何确定要做这个内容的?

  田利平:也是当年找选题的时候,发现选题不错,有可能做大,每次我们会根据国内外新发布的消息,筛选一些选题,。

  主持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北京科技报》上其实还有其它一些外电编译的内容,这些编译的内容在选择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标准?

  田利平:标准是两方面,一个是我们刚开始办刊标准就强调阅读科学也是享受,选择一些可读性比较强的国外的报道。另外,强调它的权威性,比如我们更愿意从科学杂志上、自然杂志上、权威杂志上选一些文章进行操作,有些还需要在国内采访相关的专家,有些和国外的专家用E—mail联系进行采访。

  网友:非常喜欢《北京科技报》,但是我想知道如何能够买到《北京科技报》。

  赵颖华:现在《北京科技报》在北京的零售报刊上应该基本上都能有,但是可能由于一些技术环节的因素,确实有个别的报刊是看不到的,我们也正在积极努力地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

  另外如果这位网友真的喜欢《北京科技报》,可以留下他的联系方式,就像这样忠诚的我们的读者,我很愿意赠阅他一份报纸。

  主持人:请这位网友可以及时跟赵老师联系。

  春节即将来临,2007年《北京科技报》有什么新的策划打算呢?

  赵颖华:刚才《北京科技报》编辑的总体思想我已经说过了,但这是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2007年我们其实也还是做了一些微调,微调的依据是什么呢?去年下半年我们搞了一个读者调查,也是找了一个专业的传媒公司帮我们做的,这个调查是在北京若干个零售报刊上抽了400个读者样本,来了解现在读者对科技媒体一些内容的要求,当然也同时做了一个品牌调查,当然我在这儿也可以向大家说一下,《北京科技报》在所有读者列举他所认识的科技报刊当中,他们一共列举了38种,《北京科技报》的认知度是31.18%,第二位的认知度是11.76%,大概是这样,依次是往下的,这也是读者对我们的一个很好的鼓励。但是通过那一次读者调查、读者报告,我们也发现我们自己的产品内容还是需要有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品牌的权威性,也就是我们选题的权威性可能还不是很强,于是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也在往这方面调整,比如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也策划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选题,就像“中国登月计划的台前幕后”,比如“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专题,包括这一期,叫“中国威胁美国科技霸主地位了吗”,以前像这一类的选题我们可能关注不够,但是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在重大选题的权威性上要做一定的提升,体现一定的深度和在科技界的影响力。

  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读者调查当中给出的建议,更多的读者希望生活科技和时尚科技、通俗科技的内容能够更多一些,能够对大家生活的科技指导方面更切中实际。所以,2007年我们调整方向,一个是强化我们的权威性,在保有我们过去比如科学打假、可爱读物阅读、奇特新的特征,在这基础上我们要把时尚科技再强化一下。今年我们在生活周刊加大了一点版面的比重,其实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做这个,田利平同志,还有新到《北京科技部》的一位领导,我们的常务副总编辑,都开始部署兵力,在这方面强化内容。

  主持人:非常感谢赵老师。

  网友:我有非常多的问题不清楚,怎么能够联系到《北京科技报》来回答这些问题?

  赵颖华:一个是咱们的信箱:keji@ynet.com。

  田利平:编辑部的电话52051070,热线52051071(传真)。

  主持人:请这位网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上面说到的联系方式和《北京科技报》进行联系和沟通。

  赵颖华:另外也可以请这位网友留下他的联系方式,我们可以和他联系。

  主持人:很感谢赵老师。

  刚才赵老师也谈到《北京科技报》品牌的读者调查,你们对现在《北京科技报》品牌位置是否满意?

  赵颖华:应该是喜忧参半。因为在读者的样本当中是400个,但是问题是列举你所熟悉的或者是你所看过的科技报刊这样一个问题,在400个人当中只有171个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这是我们的忧,也就是说在400个人当中还有200个人没有看到科技类的报刊。当然这也是我们的前景,也就是我们将来在做这个市场开掘的时候,还有这么大的空间。但是喜也就是在170多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认识《北京科技报》是占的31.18%,和我们相比的第二位,就有一个比较大的悬殊,这当然是在北京的零售市场上做的这么一个调查。喜的就是我们在北京零售市场上的读者认知度是第一位的,我们三年所做的品牌辛苦的打造也还是有了一定的成果。而且《北京科技报》这几年来,比如和美国《侨报》的合作,2005年已经走出美国,和美国《侨报》一起发行,叫《侨报北京科技报》,同时咱们在《北京科技报》的比如说在中国科技论坛上、亚太地区的科普论坛上都有《北京科技报》的专业论文,都有我们的演讲。另外,我们创造了第一,比如说我们是科技类的媒体面向市场,能够在零售市场产生一定影响的一份报纸。而且我们的选题转载率是高居不下的。当然被转载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能有那么多人认可你的选题。优的是很多我们的精神产品就被这样无偿地使用了。还有我们在王府井文化科普长廊当中,最近我们做了这两个选题,也是可以告诉大家的喜事,一个是十大科技骗局,一个是十大糟糕科技产品的评选,在王府井文化科普长廊当中有两块非常大的广告牌,但是这两块广告牌一放上去就造成整个通道的阻塞,当时不得不出动保安,出动保安都没有问题,天天都在那儿堵,因为是通道的一个要道,最后跟我们合作的公司跟我们说,只能跟你们商量,今天公安已经出动了,保安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这种情况下跟你们商量能不能换一个位置,让交通能够顺畅。这首先说明《北京科技报》做的选题的独到性。第二,说明我们的读者需要这个东西,确实需要在这方面自我有被科学普及的意愿,同时也说明我们所做的这些其实体现并代表大众的基本利益的。当然更加可以比较坦荡地说,它还是为国家的科普公益事业做出了我们的贡献。

  主持人:从广告牌堵塞交通的现象可以说明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看得出来《北京科技报》在这方面做得是非常不错的。

  我们今天聊天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想请两位最后再给网友说一些什么。

  田利平:希望大家能够享受科学的乐趣。

  赵颖华:希望大家能够感受科学的魅力。(笑)我们很希望大家能够从阅读《北京科技报》当中使自我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同时使我们的国家整体的国民科学文化素质能够得到整体的提升,因为毕竟我们国家已经把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当成一个战略发展目标了,而且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里推动,《北京科技报》也生有逢时,不是不逢时,而是有很好的天时给我们,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样一个机遇,我们更加也感谢这些网友,因为网友本身关心《北京科技报》,肯定也是我们的读者,希望他们能够跟我们心连心。

  主持人:也希望广大网友能够继续关注《北京科技报》,广大网友也可以通过新浪网的《北京科技报》专题,了解《北京科技报》的一些最新选题和精彩的内容,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参与今天的聊天,也非常感谢赵颖华老师、田利平老师。

  赵颖华:也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网友。

  (聊天结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