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全球气候变暖将使格林兰岛冰盖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07:56 中国新闻网

  本报记者 董伟

  2月5日,北京市的最高气温达到16摄氏度,创下167年来同期气温的纪录。这是一个偶然的气象事件吗?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今天表示,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而北京今年的暖冬则是这个趋势的具体反应。据他介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日前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温度将可能上升1.1摄氏度到6.4摄氏度,海平面则相应抬高0.18米至0.59米。“如果变暖趋势不能遏制,格林兰岛冰盖将会部分甚至完全消失。”他说。

  秦大河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作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他率领着28位中国气象专家投入到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对策评估工作中。2月2日,委员会在巴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最新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成果显示,自1850年世界上有了正式的气象实测资料以来,地球就在不断地经历着小幅的升温过程,其中上个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上个世纪80年代尤为明显。这种升温过程所带来的后果是,北半球大部分积雪的面积逐渐缩减,全球海平面却在逐渐升高。同时,极端天气事件也受到影响而发生改变,比如高温、干旱、飓风的频数和强度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秦大河说:“去年在中国发生了几次大的台风,造成了生命财产的损失,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和全球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

  按照秦大河的说法,全球变暖趋势跟人类活动分不开,其中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排放更是重要原因。第一工作组在研究中对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甲烷、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3种气体进行了探讨,发现这些气体的排放对全球升温、辐射影响的正向作用非常明显。

  面对这种情况,秦大河指出,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气候系统的观测。中国目前的台站分布并不均匀,东部比较密,西部地区比较稀疏,而且观测主要限于大气圈,对于其他圈子,比如水圈、生物圈、冰雪圈和岩石圈则一直没有相应的科学考察。他表示,气象总局将会建议政府给予更多的投入,从而使气象部门能够拿到更精确的资料,同时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当中以及在气象科技发展规划当中,适当地向气候变化研究侧重。

  由于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元凶,因此减排问题也成为发布会上的焦点问题。美联社记者问秦大河,中国何以不在减排方面采取更多的措施?秦大河说,中国虽然在温室气体排放量上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但是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只有0.65吨碳当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比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人均排放量的1/5多一点。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一直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技术进步、提高

能源使用效率。1990年,中国万元GDP的能耗是2.68吨标准煤,2005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1.43吨。“按照环比法计算,这15年间,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到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了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本报北京2月6日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