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学生操作机器人“火星探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13:43 京华时报
老师辅导学生给机器人编排程序 本报记者 张斌 摄 |
本报讯 (记者王晴)昨天上午9点,在崇文区小学校外课活动中心里上演了一场任务代码为“从火星上营救宇航员”的家庭机器人大赛。来自该区体育馆街道的13个家庭组成营救小分队,各自指挥着机器人,营救“被困在火星上的宇航员”。
比赛开始了。每个家庭都派出一名孩子担当电脑编程员,往机器人大脑输入各种指令。
现场裁判员介绍,在营救宇航员前,机器人要完成3项岩石采集任务。需要孩子们根据岩石的不同位置,设计不同动作,并为机器人更换采集任务的手臂。每个家庭操作的机器人都有四个手臂,每执行一个任务就要换上一个,换臂失误要被扣分。
这是比赛难度最大部分,需要孩子们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基础。家长只能在一旁辅导,不能具体操作。
正在上三年级的王洪深小朋友告诉记者,“要让机器人按照我的口令行动,就必须先在机器人的大脑中输入我们的指令,包括前进多少步、伸手臂的时间及方向、执行任务的动作和返回路线等等。”小洪深说:“这里面有个窍门,就是提前观察好火星上的地形,记清岩石的确切位置,甚至还要记清每条道路数量和走向。掌握了这些,才有可能为机器人设计准确的运动程序,少走弯路,为营救争取时间。”
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机器人大赛的擂台是一个模拟的火星,栗子大小的棕色小球就是火星上的岩石。为了增加比赛难度,这些岩石有的被横在了路中央,有的被扔在了桥上,有的藏在涵洞内。这样,机器人要集搬运工、挖洞工和吊车司机于一身,采集岩石样本的难度也是一个比一个大。但小朋友们没有人当“逃兵”,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他们一遍遍修改电脑程序,一遍遍到火星上尝试救援。
1个小时后,孩子们手中的机器人终于能轻松自如地完成这些动作了。
当看到机器人来到“宇航员”被困的“太空舱”旁边时,现场的孩子们显得格外兴奋。他们围在擂台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小机器人完成最后动作。此时,机器人也接到孩子们的命令,快速推了一把“太空舱”背面。几秒钟后,“宇航员”被弹出“太空舱”,安全返回“地球”。
“营救成功了!”孩子们欢呼起来。
据活动中心介绍,机器人大赛是一项集电脑编程、模型搭建、团队合作等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活动。由于比赛首次将家长纳入参赛阵营,一方面将提高比赛水准,同时也促进了成年人更加关注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