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石笋:“千年温度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13:51 解放日报
![]() 北京石花洞的石笋切片,在显微镜下,其上面的年层清晰可见 据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 李斌) 精美的石笋会“说话”。中国科学家通过破译蕴藏在“千年温度计”———北京石花洞石笋中的奥秘,重建了2650年来(公元前665年至1985年)北京的夏季(5月至8月)气温曲线,发现自从公元1600年以来,北京地区气温呈现上升趋势。 研究表明:战国中期、两汉、隋至盛唐、宋至元代及清朝晚期以来,北京地区比较温暖;春秋中期、战国后期至西汉前期、南北朝、中唐至五代、明至清朝前期,北京地区较为寒冷。 北京地区从19世纪40年代左右开始有每年每天连续的气象文字记录。“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长的逐年温度‘记录’,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石笋逐年温度‘记录’。”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谭明研究员28日在此间说。 1995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北京市地质调查院等单位的专家,在我国北方最宏大、沉积类型最丰富的岩溶洞穴———北京石花洞开展研究。专家们在洞穴中取到一根近20厘米高的圆柱体石笋,将石笋切开并磨制成薄片。显微镜下,清晰可见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生长层,厚度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仿佛一部编年史书或者“天然时钟”。 科学家将石笋研究数据与气象记录数据进行比对,重建了北京城2650年来的夏季气温曲线。 气温为何仅仅重建到1985年?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北京石花洞在1986年向游客开放,洞穴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影响了石笋的沉积。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