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盖茨再度预言:机器人将PC一样迈入千家万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7日 19:47 北京晚报
科技时代_盖茨再度预言:机器人将PC一样迈入千家万户
图为2007年2月1日上市的《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封面

  本报获得授权首发盖茨亲笔力作(节选)。全文详见2007年2月1日上市的《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在这篇约稿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的文章中,比尔·盖茨在微软创立30年后再次向世界预言:机器人将与30年前的个人电脑一样迈入家家户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30前,他毅然弃学,创立微软,成为个人电脑普及革命的领军人物;30年后的今天,他再次在《科学美国人》杂志向世界预言,机器人领域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只要点燃机器人普及的“导火索”,这场革命必将与个人电脑一样,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他就是比尔·盖茨。

  试想我们正处在一项崭新的产业即将破土而出的时代。这门产业以若干开创性新技术为基础,行业内的公司在出售专业的商业服务,一大批新兴企业制造新式玩具、为发烧友提供配件,还出售其他各种有趣的产品。

  然而,它同时也是一个高度分散、各自为政的行业,几乎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平台,开发项目复杂、进展缓慢,实际应用的成果寥若晨星。但它很有可能将彻底改变这个世界,尽管没人说得准它何时才能成熟,

  机器人正经历“PC式发展”

  上面这段话同样可以来描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计算机行业,那时我和保罗·艾伦才刚刚创建微软公司。

  当时的大型计算机体形臃肿,价值不菲,通常是大型公司、政府部门在使用。英特尔公司刚刚推出8080微处理器,而现代家庭电子游戏的鼻祖雅达利公司(Atari)还在到处兜售风靡一时的

乒乓球电子游戏Pong。发烧友自发组织了俱乐部,想找出这项新技术究竟能做点什么。

  然而萦绕在我心头的并不是陈年往事,而是现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这与30年前电脑行业的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今在汽车装配线上忙忙碌碌的一线机器人,正是当年大型计算机的翻版,其他还包括协助医生进行外科手术的机械臂,在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的排爆机器人,还有清扫地板的家用机器人。不少电子公司模仿人、狗、
恐龙
的样子来制造机器人玩具,而机器人发烧友就想弄到一套最新版的乐高(LEGO)机器人套件。

  与此同时,一群顶尖研究者正设法解决机器人技术中的尖端问题,现在看来已经胜利在望。

  2004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主办了首届机器车挑战大赛。比赛在崎岖的沙漠中展开,全程142英里,就是要看看谁能研制出可以跑完全程的无人驾驶机器车。这次大赛上表现最好的参赛车只跑出7.4英里远。而2005年的挑战赛上,有5辆参赛车跑完了全程,冠军的平均时速还达到了l9.l英里。在这方面,电脑行业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互联网的鼻祖Arpanet 网当年也正是靠了DARPA的巨额资助才能顺利“降生”。

  一个产业已诞生

  机器人开发者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机器人。斯坦福大学赛车队的无人驾驶机器车斯坦利号在2005年DARPA的挑战赛上,跑完了全程130多英里的赛程拔得头筹。美国iRobot公司的排爆机器人在伊拉克战场排除路边炸弹大显身手。iRobot公司还推出了自动吸尘器“伦巴”。丹麦老牌玩具厂商乐高集团推出的LEGOMINDSTORMS是一套用于拼装机器人玩具并为其编制程序的工具,已成为乐高历史上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PC将与机器人双剑合璧

  将家用机器人与PC连接起来将会相得益彰。试想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你坐在办公桌前饮着咖啡,同时可以通过眼前的个人电脑屏监控着家中的一举一动。此刻你的管家机器人已经完成了清晨为他布置的各项任务:熨洗衣服,修理草坪,打扫地板,巡视花园。随后转身去查看你年迈母亲的房间。房间中专门负责陪护的机器人正给你的母亲递上一粒药片,扶着她从床上慢慢坐起来……这一切在不远的将来都即将成为现实。

  身在办公室的你只需坐在PC台式机前,便可确保住宅安全、给宠物喂食、照顾父母。这些机器人通过无线电同家用电脑联系,也可通过无线电彼此交流。

  名称不重要关键看本领

  与20世纪70年代PC行业的情况相仿,我们不可能准确预测到究竟哪些用途将推动这个新兴的行业进入临界状态。不过,机器人将可能在护理和陪伴老年人的工作上大展宏图,或许还可以帮助残疾人四处走走,增强士兵、建筑工人和医护人员的体力与耐力。机器人还能协助医生诊断并治疗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病人,在保安系统及搜救行动中充当起关键角色。

  实际上,随着移动式外围设备的日益普及,机器人的功能将高度专业化,深入千家万户,但外貌却并非只是两足拟人机器。说不定我们不会再把它们叫做机器人了。其实怎么称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价格逐渐降低,它们极有可能使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之深远将丝毫不逊于过去30年间个人电脑给我们带来的改变。

  “盖茨预言”概览

  -分析了机器人发展的现状。

  -剖析了微软决定进军机器人市场的缘起和前期准备过程。

  -“硬件的困难并不是最关键的,真正能引爆普及革命的正是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

  -展示了机器人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惊人场景以及这个产业进入家庭所需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

  本文背景

  在这篇约稿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的文章中,比尔·盖茨在微软创立30年后再次向世界预言:机器人将与30年前的个人电脑一样迈入家家户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32年前正是刊登于1975年1期美国《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的一行文字:“突破,世界上第一台可与商用型电脑媲美的小型手提式电脑……Altair 8800”,激发两个年轻人催生了一个伟大的产业。当时,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在哈佛广场上看见了这期的《大众电子学》后,飞跑去告诉了另一位年轻人。他激动地挥舞着杂志向他的朋友喊道:“我早就对你说过,这一天会来的,我们快错过机会了!”这位当时正在哈佛大学念法律课程的朋友很快就从哈佛大学退学,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今天名声赫赫的微软公司。他,就是比尔·盖茨。

  《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主编,《电脑报》创始人陈宗周在谈及本文诞生的过程时谈到,“一本杂志、一篇文章影响历史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时间跨过32年,2007年的这期《科学美国人》杂志与1975年1期的《大众电子学》杂志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家用机器人已经让大家渴望、等待得太久了,《科学美国人》所刊载的这篇比尔·盖茨的文章,无疑将是机器人革命的一声春雷。”

  全文详见2007年2月1日上市的《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图为该期封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