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国博并不适合中国文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10:59 上海青年报 | ||||||||||
早报记者 陈怡 国家博物馆改建、扩建方案2004年2月开始全球公开招标,于当年7月从国内外十家设计师事务所中选定德国GMP建筑事务所和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的竞标方案为最终入选方案。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昨天从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马立东处获悉,该方案经过两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审批和多次方案优化调整,已于日前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并上报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周榕昨天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GMP的入选方案是当年的10个竞标方案中尺度最大的,这种超大的宏伟尺度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追求纪念性的西方常常采用的,但它在21世纪是否还适合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值得商榷。这么大的空间如果是像人民大会堂那样,作为国家礼仪空间使用还比较合适,但由于中国的艺术品以小尺寸的居多,国博的藏品也大多比较精巧,超大空间对于文物展出并不合适。在他个人看来,当时可能因为操作时间比较紧迫,十家方案都不是特别理想,相比之下,他比较欣赏诺曼·福斯特建筑师事务所所做的设计,从折中角度来谈,它比较符合各方的要求,空间处理得比较优雅。 入选方案中的国博主入口朝向西面的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的主入口正好面对,构成一条轴线。如马立东所说,国博作为全面反映中国灿烂历史和悠久文化的一个博物馆,其地位比故宫更高,作为1959年庆祝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也足可以与人民大会堂同居榜首。其与天安门广场、长安街等周围环境的协调需要格外的慎重。 国博两大热门方案 据介绍,参与竞标的10个国博设计方案中,库哈斯的设计是惟一没有“扩建”国家博物馆的。它完整保存了原建筑的四个外立面,而把扩充的功能区“浇铸”进原建筑的庭院空间,保留和尊重了天安门广场一直以来的布局。 GMP的设计则把新、旧两个庭院中的建筑去掉以后形成了一个有屋顶的空间,GMP建筑事务所中国总代表兼合伙人吴蔚表示,这个新的人性化聚合地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亮点。旧有建筑的四个立面在新方案中成了整个博物馆的展品之一。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 962288 或 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