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院院士周六北京天文馆开讲柯伊伯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14:43 新浪科技 | ||||||||||
![]() 朱维特教授拍摄的夏威夷莫纳克亚天文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 朱维特教授近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朱维特教授将于12月16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文馆为公众讲解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及冥王星的有关知识。 朱维特教授将介绍柯伊伯带是如何被发现的、它的主要特征、以及我们对冥王星-----这一大个头柯伊伯带天体的最新认识。除此之外他还将讲述美国宇航局(NASA)探索一个彗星的深度撞击计划(Deep Impact)的最新结果,而这颗彗星是不久前刚从柯伊伯带中被弹出来
本次讲座为北京天文馆2006年公众科学讲座系列之一,讲座免费,现场配有翻译。听众凭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即可入场(需要时,可采用事先领票的方式来掌控参与的观众人数)。讲座地点是北京天文馆新馆5楼教室(从新馆展厅西门入场乘坐电梯)。 北京天文馆公众科学讲座分定期讲座和不定期讲座两类。定期讲座每月举办一次,时间定于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六的下午3时。不定期讲座的时间安排将通过天文馆网站和报纸发布。每次讲演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每次讲演结束后将留出充分的问答时间。讲演和问答时间加在一起原则上不超过两个小时。 什么是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位于我们太阳系的边缘,以太阳为中心,是一个由数以亿计的冰冷天体组成的环状带。这个带是大多数短周期彗星的发源地,它也是一个储存着我们太阳系中最原始天体的大仓库。 主讲人介绍: 朱维特教授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名誉教授 美国夏威夷大学天文学研究所的朱维特(David Jewitt)教授生于1958年,自1978涉足太阳系研究以来已有近三十年了,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有:海王星外的太阳系、太阳系的形成、以及彗星的研究,在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之外,朱维特教授还十分热心于天文学的普及教育工作并深受公众的欢迎。鉴于他的杰出工作,朱维特教授曾获得诸多奖项,并于200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被授予中国国家天文台名誉教授。欲获得更为详细的信息,可登陆朱维特教授的个人网页:www.ifa.hawaii.edu/faculty/jewi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