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生命世界》:国富与民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6日 05:45 《生命世界》

  在一个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衡量标准的时代,一方面是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国家越来越富;另一方面却是公民越来越低的幸福感。我们在不断追逐国内生产总值的过程中,是否忽略了国富的真正目的,即国富不等于民乐,国富是为了民乐。

  快乐鸿沟(小标题)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莱恩认为:“当人们连衣食住行这样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会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收入每提高一点,就会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的效应就开始呈递减态势,并且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这就是所谓的‘快乐鸿沟’现象。”

  东亚不快乐(小标题)

  一项针对全球各个地区的研究表明,经济上取得长足进步的东亚地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低的地区,被批评为“在为国民谋幸福这一人类的终极追求上毫无作为”。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在其著名的《东亚快乐鸿沟》一文中提出了“东亚不快乐”的观点,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4个方面:

  1、高生产高消费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城市更拥堵,污染更严重,还有更多其他形式的环境公害,削弱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幸福感。

  2、一般都认为东亚的竞争很强,这也是其能取得经济成功的原因之一。然而,过于要求竞争,不仅对个人,对整个社会而言,也许都意味着要对幸福作出牺牲。

  3、东亚教育方式的影响。应考制度无益于提高公民的创新能力,也妨碍了他们追求个人快乐和全民幸福。

  4、东亚文化过分强调大同、秩序和集体利益,相应地会造成对个人自由和幸福的漠视。

  国民幸福总值(小标题)

  国民幸福总值在英语中称为“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它最早由南亚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他认为:“政府政策应该关注公民幸福,并以实现他们的幸福为目标;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失去国民的幸福。”

  “国民幸福总值”的提出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很多国家及个人已经开始认识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局限性,并考虑用更为科学、合理的国民幸福总值来代替它,成为衡量国家发展的基本标准。

  中国国家幸福指数(小标题)

  节节攀升的

房价、居高不下的医药费和大学学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城乡差距……一系列问题都在考验着我们的政府和人民。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统计局日前指出,今后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

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人文这方面的需求。

  其实,早在几年前,深圳就率先将“幸福指数”细化成“社会和谐量表”和“个人幸福量表”,由统计部门统计相关数据,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定期发布计算结果。此后,西安、杭州等地把提高市民幸福感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也展开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制定工作。此次国家统计局即将推出国民幸福指数,有利于汇集各地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普及。

  (责编 李福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