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鱼类也有个性 经历不同性格迥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 16:10 新浪科技 | ||||||||||
新浪科技讯 据《自然》杂志11月22日报道,大家一般认为,生来乖巧的鱼儿肯定没有什么“个性”。然而,据英国生物学家的最新研究称,不同种类的鲑鱼不仅拥有不同的个性,而且根据各自生活经历的差异,它们的个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鱼儿经历改变未来行为
研究人员对实验室中的虹鳟研究发现,无论在对抗中是输是赢,甚至只是看到同伴在遭遇新物体时的危险和坎坷,这经历些都会影响它们的未来行为。也就是说,鱼儿遭遇的成功和失败会改变它们未来行为。由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林恩·斯尼顿领导的研究小组对一些胆怯或勇敢的虹鳟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了它们身上所具有的不同“个性”。 同人类一样,有些鱼儿对遇到新事物或进入新环境充满自信,而与此同时,也有些鱼儿生性沉默寡言,对遭遇新事物充满恐惧。斯尼顿的研究小组专门挑选了一些行为大胆和生性害羞的虹鳟,测试它们的未来行为是否会根据生活经历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研究人员在虹鳟中间制造矛盾,引发冲突,观测参与者和旁观者对胜利者和失利者的反应,最终得出了这一结论。 动物可以随环境改变自身个性 动物个性(研究人员称之为“行为症状”)的概念已存在了一段时间。这一概念旨在解释一些动物的行为为何并不总能与它们所处的环境达到理想的契合点。例如,天生就具有进攻欲望的雄性动物也许可以轻而易举将竞争对手制服,但却从来无法实现同雌性交配的愿望,原因就是它们虽勇猛无比,但笨拙、鲁莽的引诱手段往往会把雌性吓跑。 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动物的上述特点并非一成不变,同时也表明动物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逐渐改变自身的个性。斯尼顿说:“人们的传统观点是,动物的个性始终如一。不过,事实是从来没有人用心观察过它们的个性。”斯尼顿及同事故意让虹鳟同体形大得多或小得多的对手进行竞争,以确定它们在即将上演的大战中输赢归属。那些最终胜出的勇敢虹鳟在随后接触到新奇的食物时同样更为勇猛,而在战场上失利的虹鳟则变得更为谨慎。 斯尼顿认为,胆怯和勇敢行为同诸如应激激素水平等生理因素有关。在争斗中落败的事实也许能促进同压力相关的化学物质(如皮质醇)分泌,这会使鱼儿日后变得更加谨慎。研究人员发现,虹鳟还能够通过观察其它同伴的行为吸取教训。观看胆怯的虹鳟探索神秘物体的大胆虹鳟在随后遭遇新物体时,自己也会变得更为紧张。这些研究结果被刊载在最新一期的《国皇家学会会报B》杂志上。(杨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