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踪迹难寻觅 长江江豚可能步其后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16:09 汉网-长江日报 | ||||||||||
![]() 皮特曼博士和王丁博士(左)用高倍专业望远镜巡视长江,期待能看到美丽的白鱀豚。(高宝燕 王克雄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昨日(8日)8时40分左右,两艘长江淡水豚类考察船行驶在洪湖长江江面,中科院水生所博士生王先艳观察到3头长江江豚,但江上航船越来越多,白鱀豚不见踪影。 水生所专家说,此次观察长江江豚的景况有点像上世纪90年代后期寻找白鱀豚。1997年到
1999年的长江考察中,专家观察到13头次白鱀豚,推断白鱀豚的数量已不足百头。专家担心长江江豚会步白鱀豚的后尘。 中科院水生所王丁研究员分析,威胁白鱀豚和江豚的主要因素有:滥捕滥捞,水上交通和噪声打扰,栖息地破坏、丧失,污染物排放。 “科考二号”船驾驶员马道义,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职工,经常驾船于江上监测。他说,电捕鱼方法对白鱀豚和江豚影响很大,一来影响繁育,二来减其饵料。今年内他印象中有8条电捕鱼的渔船被查处。 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张忠祥说,1987年他看到16头白鱀豚,近20年,白鱀豚衰减得很厉害,他最后一次在江上看到白鱀豚的身影,是2004年7月16日。 皮特曼博士用高倍望远镜盯着江面,神情专注。他是美国著名的鲸类专家,他说,所有大型淡水豚都面临着类似的生存困难,专家也有争论,能否在有效时间内改变这一局面,虽然没有发现白鱀豚,但他仍抱着希望。 专家说,白鱀豚和长江江豚都在长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如果它们消亡或濒危,这种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崩溃。 考察队拿出先进的仪器去捕捉它们的影子。日本水产工学研究所赤松友成博士提供的声学探测设备带有两个水听器,专家称之为“水下麦克风”,专门收集白鱀豚的叫声和超声波。由于考察船逆流而上,噪音太大,这套设备还没派上用场。专家说,等从宜昌顺水而下时再使用。 瑞士白鱀豚保护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欧古原是媒体撰稿人,1997年来中国采访了白鱀豚考察,就爱上了这种美丽的动物。他说,母亲给他留下一笔遗产,他要把它用到动物保护上,目前主要用在挽救白鱀豚上。(王作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