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环球时报:诺贝尔奖得主的淡泊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 08:16 环球时报

  一百多年来,每到一年年底,世界的科学家、人文学者、作家以及经济学家会将目光投向瑞典——诺贝尔这个让人苦苦追求的奖项,在此刻各归其主。所谓奖金我所欲也,名声我所欲也。对大多数得主来说,诺贝尔奖意味着一夜间暴富,声名显赫,从此步入“不朽”的殿堂。但也有一些“异类”,在大奖不请自来时或无动于衷,或依然故我,或干脆拒绝。在名利的巨大诱惑面前,他们表现出“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淡泊态度。

环球时报:诺贝尔奖得主的淡泊人生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无论在世界科学史上还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玛丽·居里都是一个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成为放射性化学和物理的奠基人;她在8年内连摘诺贝尔物理、化学桂冠,是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其家庭也是迄今为止获诺贝尔奖最多的首个家庭,玛丽之后,她的女儿和女婿又获得一项诺贝尔奖。

  玛丽·居里经历过苦难的岁月。她出生时,祖国波兰在政治版图上已不复存在;当她以金质奖章从中学毕业时,华沙的大学却不招收女生;在巴黎求学时,她更是常常因生活艰难而饿晕过去。苦难的生活磨砺了玛丽的心志,促使她以更执著的精神投身科学研究。她与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当丈夫建议再买几把椅子时,玛丽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点时间搞科学,还是一把不添吧。”

  1903年12月,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消息震惊了世界,外国科研机构的邀请电、各地发来的贺信像雪片般飞来,摄影师赶来拍照,记者前来采访,拜访者络绎不绝,还有应接不暇的招待会、宴会……居里夫妇被周围的喧闹弄得头晕目眩,他们清楚地感到:生活完全被敬意和荣誉毁坏了。为了回避好奇的人们,他们深居简出,家门只对几个朋友开放,两人仍旧在破旧的木板房里做实验。一向清贫的居里夫人对巨额奖金并不稀罕,大量奖金被她赠送给大学生、贫困的朋友、实验室助手、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至于荣誉,玛丽更是平淡对待。一次,一位记者前来采访想报道她的事迹,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而不是研究者的‘个人’。”至于获得的众多奖牌,她更不在意。一次,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一位访客看了惊讶地叫起来:“这么贵重的奖章,您怎么随便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故意给他们玩的。我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一生朴素的居里夫人常说:“贫困固然不大好受,但富裕却也没有必要,甚至很讨厌。”有人因此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然而,世界却从她那里获益良多。丈夫逝世后,居里夫人把他们共同研究的成果、价值100万法郎的镭无偿捐给一个研究治癌的实验室,并向世界公开提镭方法。他们本可以一夜间成为百万富翁,但他们商定,不要发明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他们辛勤劳动是为了让人类获得幸福。对这位科学伟人,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名人里,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是一尊不被荣誉腐蚀的塑像,矗立在时间的广场上,昭示着公心”。

环球时报:诺贝尔奖得主的淡泊人生  

让一保罗·萨特

  萨特:对诺贝尔奖说不

  1964年,瑞典文学院碰到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尴尬事情,当他们宣布诺贝尔文学奖时,获得者竟然拒绝领奖,此人就是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让一保罗·萨特。

  1964年,因为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巨大意义,瑞典文学院决定将文学奖授予萨特。当获悉自己获奖时,萨特出人意料地拒绝了。他在写给瑞典方面的信中说,签名为“让—保罗·萨特”是一回事;签名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让—保罗·萨特”就完全成了另一码事。“无法想像谁有权给康德、笛卡尔或歌德颁奖”,“我拒绝这样做,拒绝一切荣誉。”尴尬的瑞典方面宣布,诺贝尔奖一经宣布便无法更改。因此,该年的记录上写着:“文学奖得主让—保罗·萨特(作者拒绝领奖)”。

  拒奖后的萨特生活依然如故,思考哲学问题、出版著作、与爱侣波伏瓦体验着世人难以理解的关系。进入暮年的萨特身染多种疾病,一只眼睛已经失明,但依然以口述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思想。对当年拒绝诺贝尔奖,他毫不后悔,重申自己骨子里没有丝毫改变。1980年,75岁的萨特在争议声中病逝。赞誉他的人将他奉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诋毁他的人将他视为放荡不羁甚至道德败坏的人。其人虽已远去,但直到今天,萨特的哲学思想与特立独行依然被世人铭记。

  怀特:“诺贝尔奖不会使生活有任何改变”

  帕特里克·怀特——在1973年之前,全世界对这个名字都很陌生。1973年,怀特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怀特的获奖让世界一片震惊,一家法国杂志怏怏不快地说:“为什么不选我国的马尔罗,却选择了澳洲的怀特,真令人惊异”,“怀特何许人?谁知道?连澳洲人也不知道!”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怀特本人对这个奖项根本不在意。当在自己澳洲农场家中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笑笑说,“诺贝尔文学奖不会使我的生活有任何改变”,然后就拎着鱼竿钓鱼去了,留下一堆记者瞠目结舌地站在那里。

  尽管之前不被世人所知,怀特的文学成就却不能否定。评论家说:“怀特的目光不是朝向天空,而是指向内心。”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发掘,使怀特的作品更具一种对生命的关切和强烈的精神气质。不过也有人说,他的小说是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天书。或许有感于出名前投稿的艰辛,怀特在获奖之后将奖金全部捐献出来,成立了日后著名的怀特文学奖。晚年的怀特依然住在自己的农场之中,舞文弄墨,而且更喜欢写杂文和随笔,以文笔辛辣尖刻而著称,他几乎把当时的名人骂了个遍。他说澳大利亚名誉上的君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毫无魅力”,对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的评价是:“这个浑小子成天叼着雪茄,戴着戒指,炫耀昂贵的腕表。更糟糕的是,他无时无刻不在表现自己对历史的无知”。不过尽管被骂,这些人对怀特依然充满敬意,因为他是澳大利亚文学的一座丰碑。

环球时报:诺贝尔奖得主的淡泊人生  

约翰·纳什

  纳什:以美丽心灵与人生博弈

  2002年,一部名为《美丽心灵》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风靡全球,该片以美国数学家纳什的生平为基础加以改编,当观众被影片中所表现的爱和美丽心灵所打动的时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里那个孤独的老人也逐渐走入世人的视野。

  约翰·纳什1928年出生在美国一个军人家庭。14岁时,他的数学天分开始展现,由于他的存在,使教他的老师都产生受挫感。纳什21岁博士毕业,他的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论文在当时被看成游戏之作不入主流。此时的纳什对名利表现出无足萦怀的态度。别人常常请他解决数学难题,题目破解后,有些人却以此作为自己的成果来发表,当朋友气愤地建议纳什诉诸法律时,他总是一笑置之——解出难题是最快乐的事。

  上世纪50年代末,纳什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了,还被《财富》杂志推举为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但就在这时,不幸降临,他患上了强迫性精神分裂症。精神错乱困扰了他30年。此时,母校向他张开双臂,特意留出一个闲职让这位昔日的天才有个栖身之地。于是,在普林斯顿校园里,常常有一个衣着怪异的“幽灵”喜欢在黑板上乱写乱画,留下稀奇古怪的信息。多年来,纳什的经济来源就是从母亲临终前替他成立的信托基金中每月提取400多美元。他的妻子艾利西亚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一直陪伴照顾他。在她的努力下,奇迹出现,数十年后,纳什终于康复,由“疯子”变回“天才”。

  上帝也最终眷顾了这个“怪人”。随着商业竞争时代的到来,纳什50年前所作的博弈论一下子成为与市场联系密切的显学。纳什也因此进入诺贝尔奖评委的视野。为了验证纳什是否已经痊愈,诺贝尔委员会特意派代表访问他,当该代表向纳什委婉地表达他已被“考虑”授予诺贝尔奖时,纳什坦率地说:“我想您来这儿是想看看我疯没疯,如果我疯了却得了奖,肯定会把你们的事儿搞砸。”接着他又认真地说:“在你们看来我疯了几十年,我却以为,那不过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状态而已”。

  1994年,纳什与其他两位学者分享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到奖金的纳什对记者说,“我相信有资格申请信用卡了”,当被问及得奖对他的生活有何影响时,他说,“我现在可以去咖啡馆了”。纳什把奖金(3人分享后已经不多)一部分还了债务,一部分买了基金,然后就去资助那些贫困的研究者。他依然住在一座普通的房子里,艾利西亚依然照顾着他。而在普林斯顿大学,每天落日的余晖下仍然可见纳什散步的身影。对纳什而言,自己仿佛在与上帝进行一场人生博弈,用半生疯狂的代价获得暮年的声名,两者毫不亏欠,恰如博弈论中著名的“纳什均衡”。(金点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