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2025年或能发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 13:23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本报深圳讯 (记者李少华)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上月底首次成功试验后,其模型在第八届高交会上首次揭开神秘面纱。据悉,这是中国科学院历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研究开发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装置,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并将在未来10年内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人造太阳”研究基本成形
据悉,该装置高12米、重400吨,如同一个大铁罐。这次是科学家携带该装置模型首次参加大型展览。 但科研人员解释说,目前安装的这个实验装置不能完全称为“人造太阳”,“因为这仅仅是一个试验装置,不产生任何能量。我们现在叫它‘新一代核聚变装置’。” 人类研制“人造太阳”已经50年,30多个国家投入研究,建造了上百个实验装置,参与的科研人员达1.2万多人,每年经费超过20亿美元。我国“人造太阳”研究已有40年历史,目前研究基本成形。科学家们估计,到2025年以后,核聚变发电厂有可能投入商业运营,受控核聚变发电将广泛造福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