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诺贝尔医学奖花落美利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3日 09:50 新京报
科技时代_诺贝尔医学奖花落美利坚
10月2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约兰·汉松(右)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下)获奖。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美两位科学家凭借发现RNA干扰机制荣膺该奖项

  美国人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10月2日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虽奖项名目既涉及生理学,也涉及医学,但针对本年度两位获奖者及其成果,欧美媒体无不把今年这一奖项称为诺贝尔医学奖。

  法尔:像是在做梦

  因为宣布获奖消息的瑞典处于北欧,与美国所处北美之间存在时差,法尔得知自己获奖时不足凌晨5时,处于睡眠状态。“我还在睡觉,”法尔告诉一名美联社记者,“一名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绅士(给我)打来电话。我最初非常兴奋;事实上,我并没有听清楚对方的姓名,因为我刚刚醒来。”

  “随后,我觉得自己一定是在做梦,或者对方打错了电话”。最终让这名现年47岁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定心”的因素,是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借助于因特网发布的消息。“当消息在(评审委员会)网址上发布时,”法尔说,“我感觉(获奖)消息可能不会有差错”。

  接受一名路透社记者电话采访时,他坦诚相告: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认可感到极为高兴。不过,与获得诺贝尔奖相比,自己做梦或对方打错电话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这是获奖让他“吃惊”的原因。法尔特别指出,他与梅洛合作所获成果的背后,是其他研究人员作出的努力,包括“创建基础设施、基础理论,让我们得以涉足这一领域,从事实验……”

  梅洛:我们还年轻

  与法尔的反应不同,梅洛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相同的感觉。“我有一种模糊的感觉,(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可能会发生,”梅洛告诉路透社记者。“但我只有45岁,所以,我觉得,即使获奖,也应该在10年或者20年以后。”梅洛向美联社记者强调,他与法尔“都还相当年轻”,而他们所发表的获奖成果只8年前、即1998年才发表。

  当然,身为马萨诸塞大学分子医学教授,他认为,获得世界顶尖医学奖确实“是件令人惊异的好事情。我还没有来得及真正体会。”两名研究人员因此将在今年12月10日颁奖典礼上分享1000万克朗(将近140万美元)奖金。

  评委:基本原理获奖

  各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历来注重奖励获得多年验证的研究结果,此次把医学奖授予8年前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相关成果的法尔和梅洛,似有违惯例。

  对此,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约兰·汉松解释说,“我们奖励发现某项基本原理……而(法尔和梅洛发现的)那项原理已经为全世界其他科学家所验证。

  它已获得正式确认,现在已是(为它)颁布一项诺贝尔奖的时候。”

  “这一领域如今看似十分令人鼓舞,”汉松介绍说。但是,他提请大家注意,核糖核酸干扰手段是否能对艾滋病病毒有效,“现在作出结论还为时过早”。

  徐勇(新华社专稿)

  -链接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

  -人物

  恐龙骨“引诱”梅洛迷上科学

  生于1960年的梅洛是被恐龙骨引入科学世界的。梅洛的父亲是一名古生物学家,梅洛童年时经常跟着父亲在美国西部寻找化石。从那时起,他就迷上了远古时代、地球历史和人类生命的起源等问题。

  高中时代,梅洛的兴趣逐渐转移到了基因工程方面。当时科学家克隆了人类胰岛素基因,并将其DNA(脱氧核糖核酸)插入到细菌中,这样就可以人工合成无限多的胰岛素。这一成果为全球数百万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梅洛回忆说:“科学研究能够真正地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这个想法激起了我的兴趣。”

  法尔1959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本科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数学,仅用3年时间就拿到学位。

  梅洛与法尔曾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俩目前分别就职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新华社记者李雯林小春)

  -用途

  RNA干扰技术欲除乙肝

  法尔和梅洛于1998年正式发表论文,公布了有关RNA干扰机制的发现。以他们的发现为基础,RNA干扰技术近年来迅速兴起,其前景被普遍看好。

  RNA能够充当“信使”,传递DNA(脱氧核糖核酸)上的遗传信息,将其用于蛋白质的生产合成。研究显示,向生物体内注入微小RNA片段,会干扰生物体本身的RNA“信使”功能,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关闭”特定基因。科学家认为,采用RNA干扰技术直接从源头上让致病基因“沉默”,也许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某些疾病。

  这种技术最初曾被用来研究植物和蠕虫等,科学家后来发现它对哺乳动物细胞也有效。例如,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利用RNA干扰技术治愈了实验鼠的肝炎。目前,RNA干扰治疗技术正在快速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一些公司正在资助用这项技术治疗黄斑变性、乙肝等疾病的试验。

  (新华社记者颜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