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太空电梯”难建先造“气球电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 16:48 信息时报

  时报综合报道 造太空电梯是近年太空开发热点,科学家希望通过高10万公里的缆绳,让人类和物资可以方便往来于太空和地面,虽然开发有关技术要花几十甚至上百年,但美国华盛顿“电梯港”(LiftPort)集团率先利用气球制造“气球电梯”,试验太空电梯缆绳技术以期发现改进方法。缆绳的结实度虽还不能造太空电梯,但也有现实意义,可用来建地面无线电基站。

  野生动物制造麻烦

  今年1月,“电梯港”使用由3个氦气球组成的气球束,把他们的缆绳拉升到距离地面1.6公里的高空,由于不够结实只坚持6小时。该集团日前再次使用4个氦气球组成的气球束,把缆绳拉升到100米空中,并坚持了60天。试验并非毫无现实意义,除了观察缆绳会遇到什么问题,“太空港”也期望该技术能用作无线局域网的信号基站。

  该集团总裁雷恩介绍,试验进行得不错,主要麻烦来自野生动物:昆虫在缆绳上产卵结巢;缆绳振动最初几天招来不少蝙蝠;试验后期,一些燕子常扑向气球,估计是为汲取凝结的水分。他们还在缆绳上了试验了爬升

机器人,因为使用机器人为未来飘得更高的气球更换氦气舱是必然的。实验小组了解到,缆绳因风大绷得太紧会发生扭曲而变粗,阻碍机器人爬升时抓取。设计者将改进机设计,告诉它再遇到这些情况如何处理。

  目前,“太空港”正与美国两所大学合作开发高达5公里的高空缆绳系统。几周前,该集团首次研制出自己的碳纳米管,这种管直径很细但强度极强,使用该技术制造的轻质缆绳是使电梯通向太空的关键。

  太空梯技术10月大挑战

  除了“太空港”,美国其他一些公司也在太空电梯领域开拓。10月20~21日,将有20多支科研小组参加美国宇航局举办的“束能和缆绳世纪大挑战”,赛事旨在推动太空电梯所需技术的发展。束能大赛要求参赛者使用光能驱动机器人以1米/秒以上的速度爬升50米以上,而缆绳挑战则要选出最轻最结实的缆绳。作为赛事主办者之一,“太空港”也希望从赛事中吸取开发太空电梯的灵感。(阿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