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相纸标识混淆让柯达不满乐凯前途未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20:59 中国计算机报

  李林

  出现在各地柯达快速冲印店中的《柯达告示》。

  柯达与乐凯的联盟,这一曾经被誉为国企与外资企业合作的经典案例,也许会随着双方的翻脸交恶而成为历史。日前,柯达中国公司新闻发言人田耕向媒体证实了双方不合的
现状。也许,这正应证了中国的那句俗话:“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

  颇有戏剧性的是,导致此次双方交恶的缘由正在于双方相纸的神似。田耕表示,乐凯与柯达相纸背印的文字图形,具有明显的共性,很容易混淆。乐凯公司在相同的商品中使用近似的装潢却没有乐凯自己的商标,有不正当竞争之嫌。柯达和乐凯是合作关系更是竞争关系。

  回顾双方的合作,根据双方2003年达成的协议,柯达最终将获得乐凯胶片20%的股权,而代价是1亿美元。目前,柯达已拥有乐凯胶片13%的股权,是乐凯胶片的第二大股东。另外的7%股权转让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

  而在相纸问题的背后,似乎还存在着其他问题。业内人士认为,乐凯胶片作为A股上市公司,目前尚未进行股改。一旦进行股改,作为其第二大股东的柯达也将支付股改对价。而柯达的前期进入成本较高,是否愿意支付对价以及如何支付对价都要与乐凯集团协商,其结果现在尚属未知数。因此,柯达与乐凯的合作还能走多远,值得下一步关注。

  这一曾经的合作伙伴,真的会因此而分道扬镳吗?

  裂缝从相纸开始

  自2003年结盟开始,乐凯与柯达即成为外人眼中的恩爱夫妻。

  2003年10月29日,乐凯与柯达在人民大会堂签署有效期长达20年的合作协议:柯达以1亿美元的现金和一套用于彩色产品的乳剂生产线,换取乐凯胶片20%的股份,并承诺不吸纳市场流通股;同时,柯达承诺向乐凯转让技术及设备更新;双方合作后,乐凯将继续生产和销售乐凯品牌的产品。

  2004年初,乐凯保定厂印有Super Professional字样的彩色相纸面市,背印标识与柯达的皇家相纸近似。去年中期开始,由汕头厂生产的乐凯相纸也开始陆续上市,采用的也是与柯达皇家相纸相似的背印。对此,柯达认为,这容易使消费者误认为使用该种标识的乐凯相纸是柯达皇家相纸。乐凯相纸的背印标识与柯达皇家相纸的金背印相似,但却没有乐凯自己的商标。仅北京、天津市场,就将近有20%的冲印店使用这种乐凯相纸,而这些店原来使用的都是柯达相纸。

  据悉,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柯达就正式提出,希望乐凯在其相纸背印中使用乐凯商标,从而巩固和发展乐凯的独立品牌,贯彻双方合作的基本原则。

  对此,乐凯内部人士表示,乐凯和柯达是合作伙伴,对“背印”事件不发表评论。在胶卷市场日益萎缩的形势下,相纸市场成为双方的赢利点,与柯达相似的乐凯相纸,势必冲击柯达的市场。在利益面前,双方的合作关系出现裂痕。

  面对乐凯相纸在市场上对柯达的冲击,田耕坦言“柯达忍无可忍”,此时距离乐凯同柯达宣布合作才不到3年时间。

  对于3年前开始的合作,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叶莺曾这样对媒体表示:“我们不是结婚,因为结婚会再离婚。我们是结义,是为了共同目标和价值观而结拜成的兄弟姐妹。”

  分析人士认为,在相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同时,股权问题也已成为柯达与乐凯翻脸的重要因素。据了解,按照双方2003年的合作协议,乐凯应该在2006年4月前,择机转让2394万股国有法人股给柯达,使柯达的持股比例从13%上升到20%。但乐凯8月18日公布的2006年中期报告显示,柯达至今仍然只持有乐凯13%的股份。

  合资乐凯已无作用?

  “柯达是想甩包袱。”一位胶卷行业内部人士分析称,在他看来,由于柯达的全球转型,通过与乐凯的合资来掌握中国胶卷市场的战略意图已经作用不大。

  在同乐凯签订协议的2003年,在前任CEO邓凯达的推动下,柯达正式开始转型,即推行从传统影像到数码影像的战略转型。2005年,柯达100多年的历史上,数码业务的收入第一次超过了传统业务。

  除了早期的胶片影像之外,柯达公司的战略支柱逐步在转型中转变为民用数码影像集团、医疗集团、胶片影像集团和图文影像集团。其医疗影像部门甚至也在出售的行列。而富士等同行也将自己的市场转向数码影像和彩色滤光膜等市场。很显然,在柯达全球的转型中,乐凯的地位毋庸置疑地下降了。

  另一方面,乐凯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乐凯胶片(600135)的财报显示:2000年净利润为2.2亿元,2001年1.40亿元,2002年1.24亿元。2003年利润跌破1亿元,为8002万元,2004年7803万元,2005年2233万元。5年时间,其盈利能力下降了接近90%。而2003年10月与柯达的合资,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乐凯今年的中期财务报告表明,乐凯上半年利润比去年同期再次下滑9.38%,为1577万元。

  而记者从柯达公布的2006年第二季度财报了解到,在柯达四大主业中,消费数码产品的营收为6.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胶片及冲印系统集团营收为11.53亿美元,相对于去年同期的15.03亿美元有较大降幅;医疗集团营收也下降了6%,为6.55亿美元;其他所有产品的销售额为16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2400万美元。惟一增长的便是柯达的图文影像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营收额达到了9.08亿美元。

  这其实是自2003年9月柯达宣布向数码转型以来连续第七个季度出现巨额亏损。对于持续数季度的巨亏,柯达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彭安东解释称,亏损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重组费用和不断上涨的银价。

  为了增加自己在数码影像方面的市场份额,柯达表示,将在2006年前投入30亿美元,在公司的三大战略支柱——民用数码影像集团、医疗集团、胶片影像集团之外,进行大规模的收购。

  2003年,柯达以2.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赛天使集团旗下的数码印刷公司。2005年,柯达花费9.8亿美元并购全球最大的商业印刷公司克里奥。在这些收购的基础上,柯达组建了图文影像集团。此番图文影像营收出现增长,似乎表明柯达对克里奥等的收购已显成效。

  当年柯达转型初次进入数码领域后,在不长的时间内,势头很猛,业绩在部分地区直逼甚至超过日系其他两家著名

数码相机厂商索尼与佳能,如2004、2005年柯达公司连续两年在美国数码相机市场领先,2005年柯达数码相机在整个北美市场销量超过佳能和索尼,但在今年5月,柯达数码相机却“门前失火”,被佳能抢了美国市场第一的宝座。

  “柯达转型带来阵痛,不在于它转得太快了,而是太慢了,错过了好时机。”业内人士对柯达的转型做出上述评价:“在向数码转型时,柯达有点犹豫不决,因为它不希望放弃自己在传统胶片时代的优势。从2003年以后,它才逐渐加快脚步,但是由于国内数码相机市场竞争激烈,一开始被佳能、索尼压着,后来又涌现出一批新生力量,所以柯达始终徘徊在二线。”

  在转型的过程中,柯达赢利状况不佳。而此时在乐凯也看不到盈利的前景时,离开对于柯达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乐凯的前途在哪儿?

  与2003年的击掌相庆、美好期许不同,如今的乐凯陷入了真实的发展困境:埋怨之声早已萦绕在乐凯周围,更有甚者,还指责柯达不守商业道德,欺骗了乐凯人对民族品牌的感情。

  事实上,情况可能会比现在更加糟糕,因为按照行业发展趋势及柯达和乐凯的现状,乐凯在感光行业发展

自主品牌这条路上将会更难前行。做出这样的结论并非危言耸听,当乐凯最终没有坚守住自我,选择柯达成为自己股东的那一刻起,乐凯实际上已经宣告了自身的落败。

  一直以民族品牌为骄傲的乐凯认为,技术差距是乐凯落后于柯达、富士的根本。但是,这样的观点只能局限于胶卷产品层面,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没有人会怀疑数码相机对胶卷的彻底颠覆。从根本上讲,这种颠覆并非简单的产品互补,而是突破性技术发明所带来的彻底的消费行为的改变,当这一改变彻底完成之时,胶卷将告别历史舞台。任何基于卤化银技术的投入都很难取得理想的市场效应,这一点从德国老牌胶卷生产企业爱克发的破产中可见一斑。遗憾的是,乐凯在数码产品领域无所作为,胶卷生产技术落后成为乐凯市场窘境的惟一解释。

  当乐凯充满希望地将柯达变成自己的股东,以为就此可以解决自身胶卷生产技术低下的问题之时,情况可想而知。对于只能在传统胶卷产品领域内生存的乐凯来讲,正如“扶不起的阿斗”,自救与他救都已没有了意义。在这场产业革命的过程中,乐凯只能成为被革命者。

  乐凯出现的经营困境并不是偶然情况,也不是与柯达合作后被人“陷害”的结果。无法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是乐凯落后的现实写照。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乐凯被市场淘汰是必然的结果。虽然说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对一直以民族品牌自居的乐凯有些惋惜,但市场不信奉民族品牌。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能够成功占领市场的优秀品牌已无所谓民族概念,因为它一定集合了全球各地最优秀的资源,从人才、技术、生产材料到资本等。

  在全球数码化的今天,胶卷时代已不可能再回来,“乐凯胶卷”也终将成为历史,柯达胶卷也一样会成为历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