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陶世龙:再谈三峡水库与重庆高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11:21 人民网

  正当重庆市民苦于酷热的时候,一条火上浇油的消息:“三峡水库蓄水导致川渝大旱重庆高温”,在海内外中文媒体上广为流传。 愈传愈蝎虎,从“四川旱灾重庆超高温主要是三峡大坝惹的祸?”还加上个问号, 演变成“ 三峡大坝‘木桶效应’将使重庆年年高温旱灾”!

  消息一大堆,但一查,都是来自“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此人还曾以[重构] 的网名 于8月11日在强国论坛贴出《重庆高温41度,应该考虑三峡大坝的风阻效应》 ,即“三峡大坝与四川盆地的木桶效应”。

  查“木桶效应”或“木桶定律”、“木桶原理”,本意是一只木桶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 块木板 ,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法则,并非自然科学的定律。王红旗的“木桶效应”也是一个比喻,他“把四川盆地比做一个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条就在三峡的位置,这个自然形成的狭长缺口成为向盆地输送水气的关键。”他认为:“大坝使自然地貌遭人为改变,短的木条被接长,水气循环的主要通道被阻挡,经年累月导致“桶内”气温失衡,伏旱高热天气随之产生。 ” 虽然许多媒体报道同时介绍了气象学家的意见,“‘木桶效应’说并无充分科学依据” (张强,新加坡联合早报),或“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科学根据。”(刘德,北青报 ) 但似乎王红旗的观点更受到媒体的青睐。

  “‘天府之国’将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吗?!”有几千篇杂文问世的王若谷先生提问:“是否三峡电站兴建的影响啊?有人认为:四川盆地本来四面是山,盆地上空因此云雾集结,雨量充沛,风调雨顺。但是三峡电站的建设,使这云雾从缺口流出,这样“天府之国”就变成了“干旱之国”!是否真正如此?我认为值得研究。”(王若谷的blog) 虽然还带着问号, 但倾向是很明显的;

  许多媒体在报道王红旗的“木桶效应”时 ,虽然也报道了不同的意见,但更多是突出王红旗的观点,如“四川严重旱灾北京学者归咎三峡大坝”(中时电子报),“有学者认为:三峡大坝酿四川酷暑”(羊城晚报) 。或简化为“三峡大坝酿四川酷暑” ,“三峡大坝焗热四川重庆”,从标题看,成为定论了。 能全面表达为“学者认为三峡大坝酿四川酷暑气象专家称无根据(新浪网) 较少。

  特别是一篇2002年6月25日的报道,《中科院专家称三峡水库形成后将使重庆冬暖夏凉》 ,被发现出来并在许多论坛重新贴出后,责难专家的声浪高涨。因为这篇报道中许的愿,被今年的酷热否定了。请看原文:中新网重庆6月25日消息:据重庆晚报报道,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将成为“空调”,使山城气候冬暖夏凉。这是中科院三峡水库形成监测研究项目历时5年的论证结果之一。专家说“其实受益最大的是重庆市民。”“理论研究表明,三峡水库形成后, 393 亿立方米的水,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盛夏,它能帮火炉山城降温;冬天则会因这个大“空调”升温。据估计,夏天气温可能会因此下降5摄氏度,冬天气温可能会上升3到4摄氏度。”

  人们很自然地要把怨气向科学家发泄。

  “所谓中科院专家说话象放屁一样!”

  “虞孝感,你必须对重庆、四川的高温伏旱谢罪!”“这下满意了,把个风调雨顺的四川盆地赖以为生的雨水给长期截断了! 强烈要求鼓吹“天然大空调”的所谓“科学家”出来谢罪,并且承担法律责任!我们要问:这些所谓的科学家,拿了人民高额的科研经费到底干了些什么? 事实胜于雄辩,四川现在的异常伏旱和灾民的眼泪要求追究这些“科学家”的法律责任。。。 (网易论坛 >>> 时事论坛

  虞孝感是《中科院专家称三峡水库形成后将使重庆冬暖夏凉》中唯一报道了姓名的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报道说他是“三峡水库形成监测研究”项目组负责人。

  然而,针对2002年6月25日中新网转发的重庆晚报报道,同年7月22日出版的《中国三峡工程报》记者陈宗清所写的《世界最大的人工湖? 》一文即已指出了报道不实,并记述了虞孝感先生作出纠正的经过:

  “7月5日上午,为了求证中科院是否立项了关于三峡水库对库区气候影响方面的新的研究项目,记者电话采访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虞孝感先生。

  虞孝感先生听到记者的查询后,先是吃惊,后是气愤。虞先生告诉记者,6月24日,他本人正在南京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会,既没有到过重庆,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记者的采访(包括电话采访)。据他所知,中科院并没有“三峡水库形成监测研究”项目,他本人根本不知道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效应是多少,也没有从事过此方面的专门研究。

  虞孝感先生随后立即向《重庆晚报》和三峡总公司发出书面声明。声明称:《冬暖夏凉》这篇报道,严重影响到他本人的声誉,不少单位直接来电责问,也严重损害了中科院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可靠性。虞先生还要求《重庆晚报》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更正,澄清事实、以正视听,消除不良影响。”

  2002-11-04 13:53:51 新华网发出的《改地不换天截流不截雨 三峡工程对气候影响极小》,也讲的很明确。 报道了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郭涛将“三峡水库是个大空调,能做到冬暖夏凉”的说法,称之为言过其实。

  这些话都不是群众有了意见以后才讲的,而是在四年前就讲了。 当时,写“冬温夏凉”报道的记者也承认,是他听别人谈起,打电话向有关专家查询过,但专家没讲那么细。夏季气温降低5摄氏度、冬天气温会上升3到4摄氏度是他本人估计的,并没有原始依据。

  现在骂虞孝感先生的人显然没看到过这些纠正错误报道的文章,很可能根本不知道专家作过纠正。

  《中科院专家称三峡水库形成后将使重庆冬暖夏凉》被多个网站转发,在中国科学院的网站中现在还可以很方便地查到,但陈宗清写的纠正错误的文章,除了《中国三峡工程报》自己的网站中有,只找到《三峡探索》和《国际河网》(繁体)有两个网站中有,而这两个网站很可能国内看不到。 新华网纠正错误的报道国内能看到,但也只有几家转发。

  引人深思的是,在三峡水库蓄水招致川渝大旱高温的传言流行后,错误的报道被纷纷转发,纠正错误的文章除我这里作了介绍, 没见有介绍。

  得到大量传播的是“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把四川盆地的持久伏旱现象归咎于三峡大坝”。

  大概是为了消除传言影响,一时间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批驳王红旗观点的专家评论,“针对目前网络上传言称此次重庆特大旱灾是三峡工程蓄水所致,重庆有关权威人士表示:“这完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无稽之谈。”(四川新闻网)“三峡大坝致旱”毫无依据 ,“重庆严重干旱与三峡水库无关”。8月25日22点20分(北京时间)在google输入"川渝严重干旱与三峡水库无关"搜索得403项;输入"重庆严重干旱与三峡水库无关", 得9103项;总之是三峡水库与重庆的高温无关。压过"王红旗""木桶效应"的333项多多。

  但是群众的疑虑和不满并未完全消除, 仍不断有批评乃至谩骂专家的。他们已不那么相信专家的话,“现在的学术界除了开玩笑就是赚钞票。信他们,去死吧。”这与整个学术界面临诚信的质疑有关 ,也因有的专家谈话并不能使人信服。

  广泛报道三峡水库与重庆的高温无关,说明三峡水库对重庆的气温没有多大影响,符合2002年陈宗清和新华网报道出来的专家研究的结果。但 随着重庆下雨后,重庆气象台台长刘德接受记者电话采访,谈了“此次降水虽然不能缓解旱情,但降温作用明显。”后 ,接着表示:“三峡蓄水后,水库的‘湖泊效应’会使周边局部地区温度下降,雨量增多。”(上海东方早报)似乎是这次下雨又有三峡水库有关了。我估计刘台长清楚知道这个“周边局部地区”不会是 把重庆市区也包括其内,但语焉不详,就难免群众误会。

  说来说去,关键在三峡水库蓄水对重庆究竟有无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其实早就有了。陈宗清2002年7月17日写出,22日发表的《世界最大的人工湖?》中说:“1992年,由中科院环境评价部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经国家环保局审查通过的权威文件。《报告书》采用多种方法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温进行了测算,其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气温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不大,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两岸水平方向不超过2公里,大气稳定层结构更接近中性,逆温天气将减少。年平均气温变化很小,不超过0.2摄氏度;日较差平均缩小1摄氏度左右,年较差缩小0.6至1.0摄氏度。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至1.2摄氏度。如考虑到夏季水库在低水位下运行时,水面展宽较高水位少,月平均气温也可降低0.7至1.0摄氏度。”

  水库会影响气温,但“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两岸水平方向不超过2公里”,而重庆城与 三峡水库的直线距离约有700公里!所以虞孝感先生听到记者的查询后要吃惊和气愤,因为根据气象学的基本知识也不难判断三峡水库能使重庆冬温夏凉之非。

  今年川渝大旱重庆高温出现后,针对高温是三峡水库蓄水引起的说法,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 又指出,三峡流域长度虽长,但宽度并不大,对沿途流域气候的影响很小,对四川盆地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中国广州网) 现在网上有googole卫星地图,找到万县再向东移,可以清楚的看到长江三峡在万山丛中 犹如一条细线,两侧山高多在海拔2000米以上。整个水库的面积和重庆市比起来也微不足道。张强所言属实。

  四川除了成都平原得都江堰之赐旱涝保收,其他地区靠天吃饭,在未有三峡电站之前,并不是像王若谷先生说的那样风调雨顺,而是经常受旱灾或水灾的威胁。张强讲到1972年有过一次大旱,1937年大旱更是我所亲历,当时的申报曾刊有天府之国赤地千里的照片。

  王红旗不过是有一点想法,没有事实材料的支持和科学的论证, 的确缺少科学依据。虽然不少媒体介绍王红旗为“北京地理环境学者”,但没介绍他的学术经历,经查找,发现2005年12月11日他曾在自然科学史所会议室参加天地生人讲座第658讲, 畅谈民间科学崛起的历史意义,那次与会者的名单上,注明王所在单位为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由此进而找到他的自我介绍:王红旗(重构)曾就业于农村、企业、政府机关,从事过民间科研信息开发,研究领域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文学、军事等,注重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社会文化现象,注重利用交叉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宏观和战略课题,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创办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已在大陆、香港、台湾出版著作(包括与画家孙晓琴合著):宇宙的重构、符号之谜、灾祸与生存、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神奇的八卦文化与游戏、神妙的生肖文化与游戏、谈兵说阵、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一言兴邦、预测的玄机、探寻圣人的足迹、追寻远古的信息、经典图读山海经、名言点评、老子隐迹、生活中的神妙数字、财富属于谁等。待出版著作:人类社会三原色、山海经地理复原图注、比较中生存、仙人指路心理咨询苑的故事、黄河与中国发展战略、新世纪扫描等。主要论文:教育目标的重新表述、农民如何进城、空中南水北调的科学原理、21世纪前50年中国要走的路、从达氏随机进化论到智因设计进化论等。

  别的不说,至少可以说明王红旗的研究与现代的地球科学的研究不是一回事,倒是符合傅斯年先生在《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中所指出“中国学者之言,联想多而思想少,想象多而实验少,比喻多而推理少。”的特点,的确缺少科学依据。已有网友提出:“不知这个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是个什么学者。降雨云系原来是沿着长江水流进四川盆地的?修了一个2300米上 (按:应为“长”),175米高的坝就挡住了四川盆地的雨水? 既然挡住了雨水入川,那么大坝下游的湖北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就应该更多嘛,那怎么解释湖北今年的干旱呢? ”(海外倍可亲网,2006-08-22,16:02爱华的留言)

  但王红旗想象出来的说法,却能在短时间内不胫而走,风头盖过了气象学家,这倒是引人深思。

  就我观察所及,感到这一现象说明了科学精神在中国的缺失,和地球科学知识太不普及。

  一是媒体误导

  先是宣传“三峡水库形成后将使重庆冬暖夏凉”。

  虽然三峡工程的专家及时作了纠正,但有关媒体和科学机构如中国科学院,并未负起责任,相应纠正。等到出现重庆高温因三峡工程蓄水而起,强调两者无关;重庆刚一下雨,又说水库有使雨量增多的好处。有不实事求是,只图自己说话方便之嫌。

  二是国内外反对和支持修建三峡大坝的情结,都在干扰人们获得正确的认识。

  水库蓄水导致高温干旱,证明大坝不该修, 对反对建坝的人士来说,容易不去考虑它是否合理就接受下来;反之,则为拥护建坝人士所欢迎。有网友留言说:“对这个所谓“科研成果”(冬暖夏凉)吹得最起劲的是水利系统的高官和无良记者!”(2006-08-19网易论坛,言论123 )

  三是缺少基础科学知识的普及。

  从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留言来看,不少有关科学的用语是不准确的,概念多而能说明概念的事实少,笼统而缺乏具体分析。解读的差异也就可以很大了。如王若谷先生将木桶效应理解为“云雾从缺口流出”,而爱华网友的理解是“挡住了雨水入川”。

  既然公众如此关心,普及有关科学知识的材料却少见。报道出来的专家谈话内容,都是“大气环流异常是旱灾主因与三峡工程蓄水无关”之类结论性的表述,缺少事实与分析,形式上更几乎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专业性强而不够大众化,缺少通俗生动 的形式。

  重庆严重干旱与三峡水库无关的报道数千,但主要来源 就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的谈话。难怪有网友要喊“有没有哪个专家或者懂点这方面知识的人来研究一哈啊”(IP222.64.5.* 2006-08-19 15:47:55)

  四是王红旗的研究具有傅斯年先生在《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中指出的特点,缺少科学依据,然而很可能这正是颇受媒体青睐和吸引读者的眼球的一个原因,这说明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仍是国人习惯的思维方式,由此我也可以推知,偏向这类玄想的编辑记者,恐怕是没有经过自然科学基本训练的人为多,科技新闻报道本身就缺少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是当前一大问题。

  最后还要说一点。王红旗的“木桶效应” 的确缺乏科学依据,但他在强国论坛发出的文章加有补注:提出“要认真调查研究人为改变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则不 能以无稽之谈视之,因为地形会影响气候,是自然地理学的常识,人为改变地形地貌,当然也会有影响。还有不能把出现干旱高温的原因 。停留在“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为止,大气环流又是因何而异常呢?

  二十多年前,大百科全书地质学卷在北京岭南饭店邀集专家讨论地质学的综论时,涂光炽先生说,现在看来青藏高原隆升的速度比我们原来想到的要快,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不可低估,但对这一点过去认识不够,一讲研究全球变化,就想到大气,还有海洋,而对岩石圈投入很少。我对他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会后到北京

图书馆查了一番,在一个我国的全球变化的研究计划中,发现用于岩石圈的研究经费仅占总预算的5%,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还记得。事隔二十多年,应该大有发展了吧,不知研究的如何?如果通过这次重庆高温川渝大旱与三峡水库的关系如何认识的争论,促进大家重视岩石圈对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相互影响,加强研究,就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