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类地行星数量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 10:23 南方日报 | ||||||||||
新华社专电 美国科学家7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类迄今发现的近太阳系外行星系统中,可能三分之一存在与地球相似、被海洋覆盖、适宜生命的行星。 研究小组成员来自科罗拉多州、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和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在马里兰州的戈达德航天中心。
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推测出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可能形成的类型。研究成果发表在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肖恩·雷蒙德说,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系中,很多星系拥有一类“近恒星巨行星”,即距恒星很近的巨行星。这些行星与恒星的间距比水星与太阳的距离短,他们围绕恒星的运动轨道接近螺旋形,能带动星系中孕育行星的尘碟、在它们的影响下,“巨行星”周围可能生成岩石行星。 在太阳系外行星系统中探测到的120颗行星中,48颗属于类地行星。研究人员说,“巨行星”能带动星系中的水分聚集到附近,在它们周围的两种岩石行星拥有水的可能很高,其水量可能为地球水量的100倍。 科学家说,研究成果将为人们寻找类地行星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他们预言,NASA、欧洲航天局寻找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研究项目不久将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太阳系外行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