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太阳系行星族谱面临调整专题 > 正文

太阳系行星新标准揭晓 占星学大受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 16:12 金羊网-羊城晚报

  太阳系行星新标准如果通过,则“12大行星”新概念取代“九大行星”

  “行星”这个说法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太阳系中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

  本报讯 记者罗冰、通讯员李建基报道:今天,天文学家们将在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上投票表决新的行星定义。如果表决通过,太阳系行星家族将从原来的9颗“扩编”为12颗,谷神、卡戎和齐娜将成为这个家族的新成员。广东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谢献春认为,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产生统一和规范的新标准是大势所趋。而随着新天体不断被发现,符合行星定义的天体数量也会增加。

  冥王星比月亮还小

  专家介绍,1930年发现冥王星时,由于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并与其他大行星并称“九大行星”。70年来,人们发现冥王星的实际大小比月亮还小,随着柯伊伯带塞德娜星和齐娜星的发现,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开始动摇,而这些新发现的和冥王星相当甚至还要大的天体,应否被列为行星也引起很大争论。因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专门成立一个行星定义委员会,提出了太阳系行星新标准,这个标准是以天体的引力性质来确定行星身份的。

  新标准多三颗行星

  根据新标准,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其质量必须足够大,在50亿亿吨以上,形状呈圆球,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按照这个标准,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将能保住行星地位,谷神星、卡戎和齐娜也得以加入行星行列。

  十二行星分为三级

  提案还将行星进行了分级,第一级是经典行星,也就是俗称的大行星,大体上以圆形的公转轨道在黄道平面附近公转,特指除了冥王星的另外8大行星;行星定义委员会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次级定义———“类冥行星”(plutons),是指轨道具有大的倾角和大的偏心率、围绕太阳运转周期在200年以上的行星,冥王星、卡戎和齐娜都属于“类冥行星”。而谷神星则与经典行星或类冥王星天体都不一样,属于“矮行星”(dwarfplanet)。

  冥王星卫星升级了

  另外,卡戎将不再被称作是冥王星的卫星,而是与冥王星一起被称为“双星系统”。专家解释,新标准提出,对于两个或更多天体组成的多天体系统,如果主天体符合新标准,则定为行星;如果系统的质心位于主天体之外,满足条件的次天体也是行星。按照这一定义,冥王星的伴星卡戎就是一颗行星,冥王星-卡戎则构成了一对双行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