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高温超导现象可能与晶格振动有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 18:48 新华网 | ||||||||||
新华网东京8月6日电 (记者 钱铮) 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高温超导现象的产生,可能与构成超导物质的晶格发生振动并作用于电子有关。 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铋系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内粒子的运动状态进行观测后发现,铜元素等的振动可使电子两两成对,形成超导现象中特有的“库珀对”。电子和晶格的这种
组成晶体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结构粒子在空间上有规则地排列于特定的点上,这些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点群被叫做晶格。自1986年科学家发现高温超导物质以来,关于高温超导现象产生的原因存在多种观点。主流理论认为,高温超导物质中电子两两成对是源于磁性作用。认为高温超导现象的产生与电子和晶格间相互作用有关的科学家属于少数。 今年年初,日本名古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曾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发现高温超导现象的产生与电子和晶格相互作用有关。日美科学家的新结果为此提供了进一步证明。专家认为,长期以来围绕高温超导现象产生原因的争论可能会因此再度激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