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纪之约》8月节目预告:踏上梁思成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12:00  BTV《世纪之约》

  中国营造学社1929年由热心文物保护的前北洋政府高官朱启钤创办,中国建筑界传奇人物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1931年加入,与学社同仁踏访了中国华北、东南、西南等地15个省、2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多个的汉、唐以来的建筑文物,这使得中国人在抗日战争时期能够准确开出一份文化遗产保护清单。

  七七事变后,梁思成全家迁往长沙,在湘西新晃,夫人林徽因肺病复发一卧不起;1939年抵昆明后,在吃饭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他与营造学社同仁重整旗鼓长途奔波,调查了云南16个县、川康37个县的建筑古迹。“林徽因病成那样,梁先生自己脊椎间软组织硬化,也病得不轻,有多所美国大学请他去,同时带上林徽因,可以治病。可梁先生当时说,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这个选择当然付出了代价,”楼庆西说,“后来梁思成对他的家人讲,‘我当然知道这个决定付出的代价,我不能不感谢徽因,她以伟大的自我牺牲来支持我的这个选择。不,她并不是支持我,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后来有朋友责备我,说我的选择,使徽因过早地去世了,我无言以答,但是我们都没有后悔’。”

  1940年,梁思成全家来到李庄,梁思成、林徽因都不到40岁。与中国营造学社同时从昆明迁来的,还有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同济大学、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等学术和教育机构。“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却能完全安于过这种农民的原始生活,坚持从事他们的工作,”1942年11月,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访问李庄时深受触动,“倘若是美国人,我相信他们早已丢开书本,把精力放在改善生活境遇上去了。”

  1946年,梁思成全家回到北平,1948年12月北平围城之际,根据毛泽东指示,解放军邀请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绘制北平古建筑地图,以备被迫攻城时保护文物之用。北平和平解放后,梁思成再度应邀为解放军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以为南下作战时文物保护之用。

  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他领导的古建筑研究民间机构——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在李庄忍饥挨饿支撑了6年学术生涯,以抱病之躯完成中国的第一部建筑史稿——《中国建筑史》。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梁思成以一位悲剧人物的形象被人提起。上世纪50年代,他提出整体保护北京古城,保存北京城墙、牌楼等古建筑的建议均未能成功。1972年梁思成在“文革”中去世。

  8月7日《世纪之约》邀请为您打开陈封以久的记忆,讲述他们曲折的往事。

  原任国家文物局顾问,现任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

  原文物局局长、文物学会会长、梁思成弟子:罗哲文

  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

  新华社记者,《城记》作者:王军

  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学生:娄庆西

  《梁陈方案》作者陈占祥的女儿:陈愉庆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