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分析:跳一下 全球不再变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19:14 解放日报

  这些天,北半球进入酷暑。一个字:热。

  昨日,中央气象台预报,我国近半省市继续高温。高温也横扫欧亚、北美大陆,美国40摄氏度的酷热下,甚至导致了孩子的死亡。

  难耐的高温,怎么降下来?

  一位德裔英国“科学家”出了这么一个“良策”:在北京时间昨日黄昏,半个地球6亿人一起跳,就可改变地球的轨道,让地球离太阳远一点。如此一来,不但凉快了,甚至连全球变暖也可就此一劳永逸解决。

  是痴人说梦,还是真的科学可行?

  “跳跃能拯救地球”

  这主意来自德国慕尼黑ISA学院的汉斯·皮特·尼斯瓦德教授。在他设置的名叫“世界跳跃日”(www.worldjumpday.org)的网站上,专门制作了一个短片,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是的,没错。在格林尼治时间2006年7月20日11点39分13秒(北京时间7月20日18点39分13秒),跳一下,就行。

  地球分24个时区。尼斯瓦德教授说:“我们在德国估测到,7月20日这一天,地球会处于轨道最脆弱的位置,我们的数据显示6亿人就足够促成轨道转变,从+2时区到-11时区(大致为西半球),只要有6亿志愿者在这一刻一起跳跃,就可以停止全球变暖、延长白昼、创造更均匀的气候。”

  此外,教授还引用“从彗星撞地产生的效果到2002年

世界杯决赛时观众同时跺脚运动所产生的地震记录”等许许多多复杂的图表,来解释“跳跃能拯救地球”的可行。

  网站也清楚地告诉你参加的办法:第一步,确定你所居住地区的时区;第二步,为了确定你的跳跃时间,在旁边的菜单中选择你的家乡,然后加上当地日出时间;第三步,找一个坚硬的表面,比如混凝土、柏油马路等等,然后你只要在正确的时间跳一下,就行了。

  此外,网站还会在起跳时间前用电子邮件提醒你,甚至还有一首专门为此制作的歌曲:跳吧,是这么美好的事,为了地球,跳吧,跳吧。

  有人响应吗?

  12小时反跳一次

  截至昨天下午5点,全球已经有600260803人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有关这个网站的网页已经超过20万。

  在起跳前的昨天下午,记者在福州路上海书城进行随机调查,20人中,表示愿意参与“跳地球”的有4人,年龄全部在30岁以下,其中相信一跳可使地球轨道改变的3人。女大学生徐某跳虽跳,却是以这个理由:“这是公益活动呀,我愿意加入。”

  相对而言,网络上对此的兴致更高些,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发表看法,只是争论不少。

  来自美国

亚特兰大的两个高中生就在自己的网页上表示反对:假设每人重100公斤,6亿人等于600亿公斤,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为10米每秒,如果人们跳起高度为1.25米,落地的速度则为5米每秒,那么这些人产生的动能大约相当于100万吨TNT炸药或一颗氢弹爆炸产生的能量。美国也试验过类似的炸弹,地球不也纹丝不动?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宇航员菲立浦说:6亿人相对于整个地球是个微量。假设一个人重100公斤,6亿人等于600亿公斤。地球的重量约60万亿亿吨,是6亿人重量总和的100万亿倍。举个例子,我们拿一个细胞类比,一个细胞约十亿分之一克,它之于个人的重量比相当于6亿人之于地球的重量比,试想一个细胞在你的头上跳跳,怎能将你撼动?

  这些反对者们甚至针锋相对地又做了一个专门反对“跳世界”的网站,征集居住在美洲、欧洲、西非的6亿人在原跳后的12小时反跳一次,以恢复地球的轨道。

  专家解疑:十问十答

  一跳改变轨道,科学吗?尼斯瓦德教授的理论能站得住脚吗?记者就此请教专家。

  一问:“跳地球”活动的发起者说之所以选择今天,是因为地球处于“百年最脆弱的位置”,真有这样的一个位置吗?

  李良(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副编审):以我们目前的研究,没有表明存在“地球轨道最脆弱的位置”。有类似的说法如满月容易地震,也是根据多年数据统计总结的,没有得到验证。地球的轨道上,每年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标志性的点,“最脆弱的位置”这个说法,从没有过。

  二问:始作俑者提出这个设想,主要是希望地球离太阳远一点,减弱全球变暖,难道说全球变暖与地日距离有关?

  汤海明(上海佘山天文台科普主任):全球变暖主要是环境问题,特别是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其实说太阳离得远就不热是不科学的,因为冬天最冷,但是地球在12月份却达到近日点。最冷的时候反而与太阳最近,这是因为地球并不是垂直围绕太阳旋转,而是有一定的夹角,这就使得太阳在冬天不是直射,而是斜射在北半球。

  三问:我们假设,如果真有6亿人,以每个人80公斤计,重量共达480亿公斤,从1米高处同时往下跳,真能让地球轨道改变?

  王吉良(上海科技馆博士):我们做个比较吧,现在说当年撞击到地球而令恐龙毁灭的陨石,直径大约为1万米,以每立方米1吨计算,重量为500亿吨,当年它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从现在的地质学考古发现,地球气温也没发生明显变化,轨道也没什么变化。这冲击可比现在的6亿人跳厉害多了。

  四问:我国台湾的一个教授认为,这样的跳跃会使得地球轨道改变1纳米(1纳米=1米的10亿分之一),虽然很微小,但如此以来,更多的人更多次跳,不真能使地球轨道改变?

  关增建(上海交大科学史教授):物理学界早有定论,系统状态不受系统内力消长的改变。人在地球系统内部活动,不管多少人做多剧烈的运动,都无法影响地球。像神舟飞船的宇航员就做过类似欲通过在飞船中翻转达到改变飞船轨道的实验,当然是无功而返。

  苏汝铿(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人在地球上受到地心引力,人无论从多高往地面跳,都向着地心,在宏观上没有力矩,不会对地球有任何影响。

  五问:那么说来,陨石的撞击和6亿人一起跳,是不同的?

  苏汝铿:一个是外力一个是内力,这是根本不同的。如果是大型“天外来客”,确实有可能改变地球轨道,但必须有足够的质量。但陨石更多会造成一系列灾害。例如上个世纪初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陨石大爆炸,直径70公里以内片甲不留,让目睹爆炸的农妇发疯,可见灾难的可怕。

  六问:跳跃与压强有没有关系?比如说,按照1平方米站4个人计算,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2个多新加坡的面积,这么跳能产生什么效果?

  苏汝铿:这个很难说,这取决于该地地壳的抗打击能力,可能会造成地面下沉。但是这仅仅是对地壳的影响,让地球偏离轨道不可能。

  七问:那么,我们假设能成功,地球轨道改变了,会产生什么结果?

  王吉良:其实,哪怕地球和太阳距离再远一点,可能会日照时间变长,日历要改,但对地球的温度几乎没什么影响。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1.5亿公里,和这个距离相比,就算“踹”了10公里远都是亿分之一,即使太阳光随之也减少亿分之一,这能有什么效果?

  八问:有人说,哈一口气就能全球变暖,南美洲的蝴蝶扇动翅膀,就有可能在北半球掀起一股风暴,6亿人的行为,难道真的毫无用处?

  汤海明:不能这么说,我觉得他们的初衷肯定是好的,能让那么多人在同一时间都感到了自己在为地球做一件事,为地球的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能够获得这样的宣传效果和群众效应是非常不简单。

  九问: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物理真是让人疯狂,历史上还有过这样“疯狂”改变地球的想法吗?

  苏汝铿:有啊。二战时一个科学家就论证了用“钴60”制造炸弹,其放射性可以传播地球一圈,毁灭整个人类。他的计算是成立的,当时就引起轩然大波,幸好没有战争狂人如法炮制。类似“好玩”的想法有很多,但在科学史上不是主要的,也存在一定的危险。

  十问:历史上,科学往往源于疯狂的念头,这一跳有可能启发新的科学概念和想法吗?

  关增建:应该说,这对科学是毫无价值的。举个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发表的时候,大家也认为很疯狂,那是因为大多数人不理解他的科学解释,而这疯狂一跳的理论根据根本不存在。

  跳,不仅仅是荒谬

  截止发稿前,6亿人一起跳已经完成,但据有关地震网的统计,并无当时地球异动的信息。

  其实,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否投入到这次活动中的人,大家最关心的并非此次跳跃能否实现,而是对科学本身的关注,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关注。

  其实,这位尼斯瓦德教授也是虚构的,我们也无法找到德国慕尼黑ISA学院。此事的发起者叫托斯顿·劳希曼,是一位艺术家、电影创作人,过去20年,他的作品涉及探讨社会的各个领域。他最著名的作品《畸形的珍珠》就是对消费社会中街灯的探讨:什么是街灯?在正常的境况下谁去管它?只有当它们让我有点烦,不好用或丢失了,我才会注意到。

  “知道吗?在大部分情况下,周围的环境对我们来说,总是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存在着,因此也没有人去尊重,只有打破这样的思维惯性,我们才能真正去注意它们。”

  从这样的阐述中,人们才知道他发起这次活动的真正目的。面对越来越多的台风,越来越多的酷暑严冬,如果不打破固有只重人类自我发展的固有思维,怎么能真正保护地球?

  这样的行动是有点疯狂,甚至荒谬。但正如关增建教授所言:这是一种错误的科学概念和正确的社会观念的结合。但它至少表明了大家对全球变暖的关注。“如果我们能将此热情去利用

太阳能,从身边的小事情,诸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实际小事做起,我们的环境不就会更好?”

  我们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本报记者 梁建刚 实习生 王篪 王丽好 徐佳 何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