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发现号航天飞机再上太空专题 > 正文

华夏时报:发现号带病成功着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 09:35 华夏时报

  在完成13天的太空任务后,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7日9点14分(约为北京时间21点14分)成功降落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东部时间17日10时23分,“发现”号航天飞机机组成员平安走出机舱。掌声和欢呼声在地面控制中心响起,工作人员和宇航员的家属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事故后在航天飞机领域首次获得成功。

  “发现”号的返程并非一帆风顺。肯尼迪航天中心17日早些时候曾预测当天可能有阵雨,这不禁令人们为“发现”号能否安全降落捏一把汗。但地面指挥中心在对天气状况进行密切监控后,果断地决定继续执行降落计划。

  由于云层厚密,“

发现号”机长林赛直到着陆前最后一分钟才看清跑道。美国当地时间17日9点14分,“发现”号在完成850万公里的旅程后终于安全抵达地面。林赛在耳机中听到了控制中心的祝贺:“欢迎你们归来,恭喜你们完成伟大的任务!”

  据悉,由于天气状况难以保障,NASA为“发现”号的返航准备了两套方案:方案一是17日准时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方案二是18日备降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这将使NASA多花费170万美元。

  林赛在返航前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这是他执行过的4次太空任务中最忙的一次,宇航员们在太空待了13天后已经十分疲惫,都盼望着能赶快回家。林赛表示,他们最希望的是着陆时碰上好天气。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梅里特岛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附近,为了保证“发现”号发射和返航时的安全,避免误伤动物与鸟类,NASA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清除附近鸟类的食物源、制造噪音令鸟类远离发射场等等。此外,还有包括将浣熊、鳄鱼、水獭、海龟在内的100多只动物搬了家。

  飞行途中战胜两大困难

  人类每次完成划时代的壮举,似乎都要经历艰难险阻,“发现”号也是如此。从起飞到返航,“发现”号波折不断,令人担心不已。然而,这架航天飞机似乎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总能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

  发射前存在致命隐患

  “发现”号在发射前就存在一个致命的安全隐患——隔热层泡沫脱落问题,而泡沫脱落正是导致“哥伦比亚”号2003年空中解体并坠毁的原因。去年“发现”号首次复飞时,也曾出现该问题,尽管NASA已对主燃料箱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但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出于安全考虑,NASA内部对是否执行发射任务产生了巨大分歧。“发现”号此次飞行也成为美国航天史上首次未获安全部门认可的航天飞行。

  7月4日,“发现”号搭载7名航天勇士,带着几分悲壮色彩飞向天际。起飞3分钟后,外挂燃料箱的隔热层泡沫至少有6块碎片脱落,其中一块还撞上了机身。幸好“发现”号当时已处于高空,气流对碎片推力不大,因此冲撞不足以损伤机身。“发现”号终于成功进入太空。

  返航前遭遇管道渗漏

  在距离返航只剩下最后两天时,宇航员在对“发现”号的“体检”中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发现”号液压系统辅助动力装置的一条管道出现了慢速渗漏,如果情况恶化,“发现”号在着陆过程中可能不得不关闭三个液压系统中的一个。

  NASA地面工程师表示,渗漏的物质可能是无害的氮或是肼燃料,由于渗漏速度较为缓慢,远不足以引起火灾。为了以防万一,NASA决定,一旦发生更糟的情况,就下令烧掉肼燃料,关闭该动力装置,这将成为航天飞机首次仅凭借两个动力装置着陆。

  直到返航前几个小时,NASA地面工程师们仍在对这条“问题管道”进行着密切监测,看是否会出现恶化进展,以便随时做出对策。

  顺利返航 完成三大任务

  “发现”号此次完成了三大任务:一是测试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技术改进的有效性,二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三是把欧洲宇航员托马斯·赖特尔送到国际空间站。这三项任务看似寻常,对NASA及美国政府来说却意义重大。

  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发起的国际性大型航天项目,邀请俄罗斯、欧洲宇航局、日本和加拿大共同参与。按照美国政府2004年宣布的航天计划,国际空间站要在2010年前组装完毕,届时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开始发展新的载人航天器。然而,眼看时限将至,国际空间站的组装才过半,许多大型构件还都没运上去。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国际空间站的组装,不仅NASA的日子不好过,美国也没法向其他国家交代。

  另一方面,自“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国际空间站的补给就成了问题。此次“发现”号为国际空间站送去约2吨的生活物资和技术设备,并将站内堆积已久的垃圾带走。“发现”号还将欧洲宇航员赖特尔安全送达,使得空间站的常住人员从2003年以来的2人恢复至3人。

  鉴于上述原因,NASA对“发现”号此次太空之旅评价颇高,称这是一次完美航行。“发现”号的成功也为接下来的“亚特兰蒂斯”号的发射铺平了道路。据悉,暂定于8月28日发射的“亚特兰蒂斯”航天飞机将完成空间站中最复杂的建设工作。

  -本组稿件王亮亮

  短评

  复飞成功难逃退役命运

  “航天飞机费用高、风险大的缺点并没有根本解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专家认为,“发现”号二次复飞的成功虽然标志着航天飞机能够恢复正常飞行,但航天飞机依然会在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后退役。

  航天飞机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设计之初,科学家们认为它至少有以下几大优点:可重复使用从而降低费用、水平降落比飞船更安全、比飞船舒适、运载能力强。然而,从1981年航天飞机首次飞行至今,除了体现出舒适和运载能力强两大优点外,其他预想中的优点反而成了“致命伤”。

  《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说,航天飞机有3500多个分系统、250多万个部件,每次飞行成本约为5亿美元,既复杂又昂贵。它没有逃逸系统,实行人货混运,“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失事证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远远低于相对简单的飞船。

  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航天飞机目前所做的改进只能是工艺上的,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发现”号这次飞行成功,对于航天飞机而言,只是把寿命延长了几年。

  庞之浩介绍说,美国宇航局向美国政府提交的太空探索新报告中,明确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之后退役。报告中提出,美国将研制新的天地往返运输器,预计2014年建成。 (新华)

  大事记

  “发现”号太空之旅

  7月4日“发现”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7月5日机组人员在飞行中对“发现”号进行“体检”,结果显示机身基本未受损伤。

  7月6日“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对接前“发现”号还表演了一次高难度的“太空翻转”,为机身腹部拍照检查。

  7月7日“发现”号机组人员开始卸为空间站运来的物资补给。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决定将飞行任务延长为13天,增加一次太空行走。

  7月8日宇航员完成第一次太空行走,修理空间站外的移动运输机系统,并以航天飞机机械臂和延长吊杆为平台进行测试作业。

  7月9日地面飞行控制中心“体检”确认“发现”号一切正常,可以安全返航。

  7月10日宇航员完成第二次太空行走,移动运输机系统完全修复。

  7月11日布什与空间站上的“发现”号机组人员通电话,并邀请大家回地球后参观白宫。

  7月12日宇航员第三次太空行走完美收工,重点测试了针对航天飞机隔热板系统的检查和修复技术。

  7月14日美国宇航局地面控制中心报告说,“发现”号上液压系统的一条管道出现慢速渗漏。

  7月15日“发现”号告别国际空间站,踏上归程。

  7月16日脱离空间站之后进行飞行中安全检查,“发现”号获准着陆。

  7月17日“发现”号平安返回地面。 (新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