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半克月岩现身北京天文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 12:30 北京日报

  一年半布展,两千万投资,在抽象造型、曲面投影、触摸屏幕共同营造的神秘中,“快乐探寻宇宙奥秘”天文展览昨天在北京天文馆新馆正式开幕——

  本报记者 侯健美 刘冕

  昨天来北京天文馆参观的大人孩子赶巧了——继2004年12月天文馆新馆的4D影院、3D
影院、sgi数字剧场、太阳厅对外开放后,又有14个小型展区设备布展调试完毕。“快乐探寻宇宙奥秘”天文展览昨天正式接待观众。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在展览开幕当天,将一黄豆粒大小、极其珍贵的月球岩石交由馆长放进展柜,立时引来一群“小豆丁儿”好奇的目光。

  损耗半克月岩增强“奔月”信心

  “爷爷,这小石头上闪闪发光的(小金点)是金子吗?”天文馆小天体展区里,当文新街小学四年级学生刘方策把一个展品托架递给欧阳自远院士的时候,他还不知道那个镶嵌在托架上、得透过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小石头”究竟是什么。“这可比金子珍贵千万倍,这是月亮上的岩石。”欧阳院士回答说。对这块月岩,老院士感情很深。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的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送给我国领导人一件礼物——仅有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这块岩石被浇铸在一块有机玻璃内。真的是月岩吗?是什么时候采集的?这些情况美国人没有说明,只好由中国人自己来研究。

  “中科院把它转交给我们研究。我们组织了全国的相关专家来看,先进行非破坏性研究,然后是破坏性研究。我们研究了岩石的化学成分、同位素、矿物质、位于月球上向阳面还是背阳面。研究总共耗损了半克。”老院士说。

  也正是对这块月岩的成功研究,点燃了中国科学家“奔月”的信心。

  月球探测器该如何设计,须得一些对月球基本元素组成、岩石状况的基本研究,所以这块月岩提供的有关月球的第一手信息弥足珍贵。2007年,中国“探月工程”如能实施必将成为世界航空航天界的“重头戏”。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将获得的数据是否可信,老院士说,对这块月岩所做的基础研究又将派上用场。

  欧阳院士希望,剩下的月岩能够“让大家都看见。”想来想去,他觉得放进北京天文馆最合适。所以,半克月岩就摆进了天文馆。没准儿,它还“希望”某一天能够像自己的“另一半”那样,为中国的探月事业建功立业呢。

  “科技”加“艺术”让人“身临其境”

  “欢迎来到木星空间站,请匹配一组指令,启动飞船。”从陈列着月岩的小天体展区出来,记者没留神儿,一脚踏进了“木星空间站”。

  “空间站”控制台就摆在眼前,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若伸出一根手指头接触屏幕,那么还得在4张卫星图片中找到“木卫一”,同时触摸。“空间站”才能接受指令飞向“木卫一”。记者和其他不少参观者都围着控制台试来试去,可惜老是“指令发送错误”。看来,要想登上大名鼎鼎的木星卫星还真得对它们有所了解才行呢。

  比较起来,指挥“天海冥飞船”就简单多了。天海冥展区内设置了3个感应器。感应器根据多数参观者所站位置,决定了目标——冥王星。显示“飞行速度”的数字在记者眼前飞快地翻动,仿佛真地身在宇宙飞船内,正飞向太阳系最遥远的行星。

  据工作人员介绍,展览动用了59台媒体电脑、17台

平板电视、1台背投电视、23台投影仪,还借助了先进的自由曲面投影、虚拟现实、红外探测、触摸探测等各种高新技术。这些高新仪器和技术被“放置”在那些半球状、月牙状,螺旋状、双曲状的艺术型展区外壳内,更添神秘莫测、时空变换之感。

  感受宇宙神奇的同时,天文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脑海:水金地展区的外壳上一串串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字,其实却是地球半径、地球距金星的距离等科学常识;占据了馆内南墙的两幅巨型天文壁画让记者在不经意中饱览了137亿年宇宙变迁的画卷……

  “节目”加“展览”天文馆内容更充实

  50多年前,当北京天文馆的创始人李元在签字向民主德国购买蔡司天象仪和天文望远镜时,他的手在微微发抖。因为一下子花掉70万元,李元略有些紧张。当时的创始人或许无法想象,多年后,一座投资25亿元的新天文馆就在老馆身后拔地而起。

  天文馆在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

  一张张图片、一行行文字介绍在展览中唱主角,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

  90年代末,“互动性”第一次被引进到天文展览中。九大行星介绍文字前,工作人员摆放上9个“天体秤”,一时间称称自己在土星上有多重,成为孩子们最乐于进馆的原因之一。

  如今,在两千万元打造的“快乐探寻宇宙奥秘”天文展览上,孩子们可以坐进等大复制的“月球车”,左脚刹车、右脚油门,亲自体味一把在月球上狂奔的滋味。

  也许,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是老一代天文馆工作者无法想象的,但普及天文知识,激发青少年对天文学的兴趣与爱好却是几代天文馆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包括14个小展区在内的“二期工程”对外开放后,天文馆方面表示,一期的天象节目再加上二期的天文展览,新馆的内容已更加全面。“我们希望的是,从这里走出的孩子,因为我们营造的氛围,而对天文学产生更多的兴趣与爱好。”天文馆馆长朱进说。

  参观小贴士

  -“穿越水金地”、“

火星风光”、“木星之旅”、“土星奇观”等展区都比较昏暗,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脚下的台阶。

  -在体验月球展区,有一直径为760毫米,比例为1:4600000的月球模型,模型外侧两端装有轴承,可用手转动观看其表面的图案,由于球体是镶嵌于墙体内部的,在转动时应注意球体与墙洞之间的缝隙,小心夹手。儿童应在家长的陪护下参观。

  -穿越水金地展区,由于旋转楼梯为中空型设计,内部坡道比较陡,所以应避免孩子在此追逐嬉戏。

  -暑期天文馆将延长开放时间,早8时30分开馆至晚6时30分闭馆。

  游戏别错过

  二层展厅西侧,专门开辟有寓教于乐的游戏区。

  “天文

连连看”会告诉游戏者许多关于天文历史、天文人物的故事;“天文找别扭”和“天文拼图”里有许多美丽的天文照片;“九大行星上打棒球”可以让游戏者体验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打棒球的感觉,进而了解引力作用;“天球”讲述了天文学家是如何寻找天上的星星的;“接近黑洞”带您走进黑洞的边缘;“建立月球城”描绘了未来月球基地的样子;想看流星雨吗?不妨试试“流星雨”游戏吧。

  昨天上午,欧阳自远院士在天文馆给小学生们讲月球知识。 本报记者 孙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