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北京科技报专题 > 正文

北京科技报征集神秘魔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 23:45 北京科技报

  本报上期刊发了《神奇读心术征集读者破解》一文之后,在社会上反响巨大。很多读者通过我们的网站进行了读心术的测试,并积极给我们发来邮件或打电话,交流破解心得。也有读者通过其他网站的转载,进入了读心术页面,参与征集破解之法的活动。

  但是我们也从不少读者来信中看到:几乎每个对上期“读者调查问卷”中的三个问题进行回答的读者都认为:我不相信这是一种神秘现象(虽然可能我目前还没想出读心术的解
答),但我相信无论表面看去多么复杂、多么难以理解的事物,都是可以用科学方法、科学规律解释的!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逐渐习惯用科学的头脑来思考问题,这也是我们编辑这个版面的意图所在。

  也有不少读者认为虽然这次的题目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难,但希望我们今后继续提供一些奇妙的、好玩的内容,我们也将开设相关版面,满足读者的需求。

  读者来信选登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焦永和:

  编辑先生:不瞒您说,我在一分钟之内就破解了“读心术”。

  原理如下:由于任何一个两位数减去其个位与十位之和,结果一定能够被九整除。

  “读心术”上每次图案变化时,所有能够被九整除的数字后面的图案全是一样的,所以无论你想什么数字都会得到同一个图案。顺便说一下,别的图案只起迷惑人的作用,根本不可能被选中。

  ★雪影漫漫:

  写作业写到手软,于是我翻开了今天的《北京科技报》。

  哇噻!头一眼看到的竟然是我们家哈利·波特最讨厌的老师———特里劳妮教授。读心术?没玩过,听起来还蛮好玩的……

  我以福尔摩斯再世、工藤新一第二的敏锐眼光发现了关键性的“罪证”……

  本月24日,我将步入中考考场,希望那时我还能这么头脑清醒。祝我好运!

  来电选录

  现实中的水晶球为何能迷惑人

  学习地质专业、又曾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的读者高佩霆致电本报:

  虽然这个游戏的原理很简单,但是在网页上做一些设计,就会对游戏者的心理产生影响。比如,这个网页使用了一种制造神秘气氛的声音,声音对人是有影响的,打开音箱或戴耳机的人就会受到声音的心理暗示。

  以前我曾经接触过气功大师的所谓“带功音乐带”。其实,音乐带的内容本身是属于平和心境的音乐,所以会让人心情发生一些变化。但同样是这些音乐,如果使用者被告知具有普通医疗作用,他的心态就会有另一种改变。

  人之所以能够受到暗示,并且有些人更容易相信神秘现象,是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太快,和以前相比,人内心的安全感、平衡感更差。而人只有在平静状态下才能理性思考,否则就容易将其神秘化。根据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感缺失时,人就会寻求替代物。

  而人在非理性状态下,判断能力也会下降。所以很多人在做这个测试的时候,连这种很简单的小把戏也思考不出所以然来,也很自然。

  当然这只是个网页上的把戏。在现实中,真实的吉普赛水晶球为什么能迷惑人呢?其实,这和水晶球的晶体结构有关。水晶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二氧化硅,这种晶体决定了当人的位置处于平行于C轴,并且在暗光线下的时候,水晶球就照不出人影。具体原理可以请教研究地质学的专家。

  我想说的是,神秘现象还有很多,但其实这些都可以用科学的原理来解释。如果目前解释不了,任何事物也都有其科学规律,也要用科学的精神来对待。

  读心术破解之法

  虽然不少读者都看出了答案,但明显大家着手思考的方式还不尽相同,在这里,小编还是公布一下正确答案:

  ◆有超过55%的读者使用了数学中的“穷举法”,老老实实地把每一个数字都算出来了:

  10~19中的任意一个数按规则运算结果都等于9;

  20~29中的任意一个数……都等于18……

  80~89中的任意一个数……都等于72;

  90~99中的任意一个数……都等于81;

  最后的结果9、18、27……72、81这些数字都是9的倍数,它们对应的图案都是相同的,水晶球里出现的那个图案只要和9的倍数对应的图案相同,也就和你心里想的图案一致了。

  刷新页面后,各个数字对应的图案发生改变,但9的倍数对应的图案仍然相同。

  ◆有18%的读者选择了剖析计算公式的方法:

  题目中要求你选择10~99中的任何一个两位数,减去它十位和个位之和,然后看计算所得的差对应的是什么图案。因此,用代数的方法设10位上的数字为A,个位上的数字为B,上述规则可以表示为:10A+B-(A+B),其中10A+B表示你选择那个两位数。通过运算发现,10A+B-(A+B)=10A+B-A-B=9A,也就是9的倍数。同样可以发现无论选择什么数字,9的倍数对应图案都一致的规律。

  ◆有5%左右的读者不进行运算,直接观察数字对应的图案。

  ◆还有些读者,几种方法综合使用,效果也不错。记者曾咨询心理学家,不同的着手方式能够反映什么问题。心理学家认为,这和性格无关,但反映了不同的思考习惯。

  直接从公式本身入手的,往往更习惯理工科思维;观察图案的,艺术类气质更浓,至少是对直观的图案更敏感;逐一计算出结果、或在计算中发现规律的人守规则、更执著。自己没想出答案,但第一时间分发给大家的人也不错,他们思考问题时喜欢群策群力。

  “魔法”征集令

  应读者要求,本报将开设相关版面刊登身边的神秘现象和科学的破解之法,特此发出《“魔法”征集令》:如果您知道现实生活中发生的1.神秘现象2.灵异游戏3.

未解之谜,都可以来信来电告诉我们,我们将请科学家为您解开心中疑惑。如果您知道破解之法,也欢迎您联系我们,和更多的人分享。当然,也许您提出的问题是科学家都给不出答案的,那我们就把它列为“未解之谜”吧。

  联系方式:1.电话:8584 3498 2.EMAIL:keji_cat@163.com 

  3.寄信至:北京市朝外八里庄北里1号慈云寺102信箱(100025)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