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哥德堡号访问广州将全球转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 10:23 南方日报

  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计划在7月18日上午11时左右到达南沙客运港。昨日,“‘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发祥地研讨会”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召开。这是广州迎接瑞典哥德堡号访问广州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广州市副市长王晓玲表示,“哥德堡号”访问广州系列活动将通过中央电视台和瑞典国家电视台向全世界转播。

  王晓玲说,现在,有两件大事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一件是正在举行的德国世界杯,
另一件就是正在航行中的哥德堡号中国之行。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促进广州现代化、国际化枢纽港的建设。

  史学专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显恩指出,哥德堡号提供了中瑞贸易的实物资料。据考证,瑞典是18世纪中叶,当广州港处于极盛时期时成为广州贸易伙伴的。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731年6月14日,此年3月便派首艘商船从哥德堡启航来到广州。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陈柏坚表示,唐开元之前就在广州设置了我国最早的市舶使。到唐、宋时期,广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大港和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直到今天,广州仍然是中国外贸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而有“现代丝路”之称的广交会今年秋将迎来百届华诞。纵观世界,“唯独广州港及其对外贸易,2000多年来仍然一直永葆青春。”

  本报记者探营哥德堡号引航船——南海神号

  底舱陈列出水瓷器 船员身着明式服装

  “哥德堡号”日将临近的中国之旅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弦,在这个跨越260年的重逢到来之前,越来越多的市民把目光投向了“哥德堡号”的引航船——“南海神号”。

  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肩负重任的“南海神号”如今静静地停靠在琶洲会展码头,至今仍未向公众开放。慕名而来的市民,只能在岸边与这艘仿古木船合影留念。

  昨天,记者提前登船探营,揭开这艘“中瑞友谊船”神秘的面纱,一睹南海神号的风采。

  比哥德堡号大一圈

  在会展码头,一身大红的“南海神号”昂首伫立江边,这艘仿古木船综合了广船和明清官船的特征,左舷右舷各有一个龙头,是中国古代龙船的一种。

  船的前、中、后有3面风帆,中间帆杆最高,达32.5米。目前,南海神号是珠江上第一艘有风帆的仿古机动木壳游船。在设计理念上,该船既反映出中国古代海上丝路与南海神庙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明的特定性和指向性,又形象鲜明,使人印象深刻,并充分联想到“南海神庙”、“岭南文化”等形象内涵。

  据广州市广舶游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霞介绍,“南海神号”总长48米,宽12.8米,共设有150个客位,排水量达625吨。虽然南海神号是一艘游船,但从个头来讲可真不可小觑,因为它比环游世界的“哥德堡号”还大了一圈。据了解,“哥德堡号”全船长40米,甲板宽11米,4层船舱的总高度为11米。

  观光甲板安装摄像头

  登上甲板,进入到客舱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甲板大厅,大厅内的设计全部是古典风格。据介绍,大厅的餐台和餐椅的设计主要来源于中国明式家具,以直线条来演绎,造型简洁而飘逸,尽显明式家具的古朴遒劲。

  主甲板大厅的面积约为228平方米,可以容纳86人进餐。大厅的餐台全部选用正方形尺寸,比较方便于组合,适用于会议、聚会等场合。值得一提的是,设在大厅内的投影设备,可与顶层的观光甲板上的摄像头相连,游客坐在大厅里就可以通过投影幕看到顶层观光甲板上举办的活动,参与互动。

  在大贵宾舱内,船上工作人员独特的穿着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介绍,工作服饰以明代风格为主,普通工作人员身着短襟和长裤,部长则是和襟长裙。“服装是请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专门设计的,还分平装和盛装两套”,王霞说,每逢重大庆典和节日,要让游客一登船就能充分体验到与平日不一般的感觉。

  内河航行风帆只作装饰

  “南海神号”上层设有一个面积127平方米的大贵宾舱,古色古香的家具和装饰别有一番韵味。迈出舱门,在观光甲板上举目四望,旖旎的江景和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尽收眼底。一仰头,甲板上方“海不扬波”四个大字特别醒目。

  “升帆喽。”记者跟随着声音,见识了“南海神号”最独特的景象——升帆。操作船帆的工作人员也非“等闲之辈”,他们大多从小就在船上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不过,由于这艘船以后是在内河行驶,难以利用风力,风帆也就成为装饰帆。为了能让“南海神号”在市区的珠江河段畅行无阻,挂帆的桅杆设计成可以倒伏,倒下的帆刚好构成了船甲板上的一个遮阳棚,而船体就能顺利地通过跨江的各座桥梁。

  底舱设小型博物馆

  从主甲板大厅的楼梯向下,就来到了设在底舱的小型博物馆。这座小型博物馆面积约为94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30人在此参观。目前博物馆里还没有摆上展品,到了“哥德堡号”抵穗期间,这里将作为珠江上流动的小型博物馆。陈列当年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通商物品,包括从“哥德堡号”沉船中打捞出来的瓷器等,同时还将陈列同时期的相关历史文物展品、图片和资料等。这将是对广州2000多年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史的浓缩性介绍。

  目前,南海神号已经基本完成了全部的工程,停泊在琶洲会展码头静候那一天的到来,它将作为中方礼仪船为哥德堡号引航。

  耗资3000万美元 4000人参加重建 耗时达10个年头

  哥德堡号重生

  十八世纪上半叶,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欧洲诸国纷纷来广州贸易。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1813年)承担了瑞典与广州间的全部贸易,该公司船队曾作过130多次远洋航行,除3次外其余都抵达广州。当时,东印度公司在对华贸易中收入颇丰,年盈利曾超过瑞典全国的税收,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哥德堡市的发展。

  而“哥德堡号”则是瑞典东印度公司船队中最大的一艘商船,于公司成立当年建成。1745年,“哥德堡号”从广州回瑞典,在距离哥德堡港口900米的海上触礁沉没。哥德堡号沉没后,又建造了“哥德堡Ⅱ号”商船,后在南非沉没。1984年,在一次民间考古活动中重新发现哥德堡号,并从中打捞出大量珍贵文物。在打捞过程中,考古人员提出仿造设想,遂于1993年成立“东印度基金会”开始运作仿造商船。1996年,鉴于“哥德堡Ⅱ号”的国际影响,瑞典以政府形式从民间组织处接手重建计划,总投资3000万美元。4000名工人,耗费35万个工时,用了10个年头,还原了“哥德堡号”。

  四大停泊点整装待命

  第一站:南沙港

  水道近日疏浚

  据了解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计划在7月18日上午11时左右到达南沙客运港。南沙区从昨日开始展开客运港码头的整饰工程,搭建临时表演舞台,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南沙这个海滨新城风貌。

  据悉,“哥德堡号”靠岸的时候,为了保障人员上下船安全,这段120米的码头都会装上栏杆。码头对着的150米长的铁网会拆除,扩大成为欢迎仪式的用地。而一片铺着六角型地砖的地面,全部改成平整的水泥地,作为当日的临时舞台。哥德堡号进入南沙港的水道在近日也要进行疏导。据悉,客运港门口将新建九万平方米大草坪装饰门面,整个工程预计两个星期内完成。

  据了解,目前南沙港区至桂山岛锚地全长35海里的出海航道拓至250米,万吨巨轮可以双向进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深水港口是南沙港成为哥德堡号到达广州首停的港口。从原来的黄埔港到出海口,有115公里的航线,而从南沙港出海只有短短的60多公里。南沙港正准备向全世界展示其大港形象。

  第二站:黄埔古港

  瑞典国王将为雕塑揭幕

  历史悠久的黄埔古港一度成为中外贸易船商的唯一停泊地,当年也曾接待过哥德堡号的来临。为了迎接“哥德堡号”仿古商船7月18日的到来,海珠区目前正在黄埔古港进行日夜赶工。据悉,黄埔古港的整治工作将于本月30日前完工。今年7月18日下午,瑞典国王一行将来到这里,为纪念广场和雕塑揭幕,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建筑布局参照《粤海关志》

  据了解,根据规划,古港地区将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纪念展示区、古港公园区、栈道餐饮区及村头广场区,同时有一条游览轴线串联各个景点以整合以上四个功能区,总景区设计范围约4.6公顷。其中纪念展示区由黄埔税馆、永靖营(兵营)、买办馆、夷务所和展示街组成,建筑总体布局参照《粤海关志》中的古黄埔港地图,严格按照其空间位置及建筑等级进行设计。

  据该负责人介绍,黄埔税馆作为整个建筑群中的重点,将依据历史资料采用前后两进的传统院落空间格局,前设凹字形亲水广场。在广场的一侧设有旗杆,旗杆形制严格按照历史原貌恢复,突出古港的历史文化气息。兵营处设有营房、阿望台、兵器架,各项内容围绕中间沙场布置,结合南部林路的绿化树木,围合成一独具当时海军兵营气氛的院落空间。

  此外,据介绍,海珠区建设局特别在东侧小广场中间设计了一口水井,主要为了反映当时古黄埔村人以淡水为商品向外国船只出售的生动景象。

  古港公园将设仿古船模

  而将建成的古港公园占地5000多平方米,其中向水面延伸部分达2000多平方米。按规划,古港公园一期集中了大部分主要园景,其中包括了介绍黄埔历史的公园入口浮雕,邻近入口供村民使用的村委健身场地,供游人拍照的仿古船模,翠竹成林的玉带修篁,山石层叠的山林静台,亲水的湿地植物带,还有临江的渔船栈道,一期工程预计30日前完成。

  据介绍,古港公园二期将建成一条观赏花卉带,角落上的一个林中静亭为游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

  四座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记者在黄埔古港的施工现场看到,目前黄埔税馆、永靖营、买办馆、夷务所四座仿古建筑的主体结构已基本呈现,古栈道加固和堤岸都已完工,古港雕塑26日即可吊装运抵。为了真正做到恢复古港原貌,水岸上的民居也正在做外立面整饰,整饰工作将严格按照清康熙年间官式建筑做法并结合岭南特色,采用青砖灰瓦的历史格调,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将民居的墙面涂成灰白色,屋檐涂成灰蓝色,据悉,这项工作目前也已经基本完成。

  第三站:洲头咀码头

  装扮一新静候哥德堡号

  哥德堡号停留广州期间,洲头咀码头将搭建岭南文化村。记者日前提前探班了解到,洲头咀码头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于6月19日全部竣工,目前已经装扮一新,静候“哥德堡”的到来。

  据了解,洲头咀码头地区环境整治范围大约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贵宾休息区、博览展示区和临时停车场三个功能区域。另外在珠江边还建设了仿古临时码头,码头面积240平方米。

  据介绍,该地区环境整治工程,包括道路改造工程和围墙、停车场、绿化等配套工程。其中道路改造工程全长543米,西起滨江西路,东至厚德路,车行道为10米,采用双向两车道,人行道单侧2米,在车行道上加设排水设施。此外与该工程配套的还有17600平方米的停车场,300米的围墙以及500平方米的绿

化工程。

  根据安排,歌德堡号抵达广州后将在洲头咀地区停留1个月的时间,届时,市民不仅可以零距离接触这艘飘洋过海的仿古商船,同时还可以看到中国展示有关哥德堡号的文物和史料,以及“哥德堡号”一路行程风景、古船外观结构、古地图,及介绍瑞典历史文化风情和中瑞百年贸易文化史等板块。

  第四站:南海神庙

  巨型人工湖完工

  哥德堡号将在南海神庙与广州告别。记者日前来到南海神庙见到,其滨水区以及庙内修复工程已进入尾声,全部整治和修建工程将于30日前完工。

  昨日中午12时左右阳光猛烈。记者到现场看到,仍有十几个工人在快马加鞭赶工程。几个工人正费力地将大石头搬至已完工的人工湖堤岸。工人告诉记者,堤岸防护栏必须在下午前全部加固。今明两天 ,旁边的几座小山似的黄泥堆都将填到凹凸不平的岸上。接下来就是铺花岗岩地面,如天气晴朗,三五天工程可全部结束。

  目前,南海神庙前的120亩的人工湖已全部完成,整体形状像是一个横放着的葫芦。据悉,仿古的祭海大典将在南海神庙前的滨水平台广场上进行。黄埔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在7月初放水。蓄水之后的人工湖最深可达7米左右,最浅处也有5米左右。

  另外,南海神庙庙内也进行了修葺,包括生态环境、道路和文物方面的整治,都已接近尾声。庙内大部分道路都重新铺设,还加种了大批名花名木,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基本完成。

  专题统筹 严丽君

  专题撰文 严丽君 亓欣欣 陈洁娜

  曾雅 姚艺曲

  通讯员 吴美贤 刘希 丘秉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