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人类应尽快搬离地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02:21 第一财经日报 | ||||||||||
霍金又来了。他在香港和北京的演讲中,继宇宙大爆炸理论后,又提出了人类应在宇宙中开辟全新空间的惊人观点 显示器立在霍金膝盖上方,类似键盘功能的触摸屏置在他的手边,传感器和红外线控制系统通过感知他的目光来形成特定的词句,机器合成一个温和的男声,自然地流淌出来
本报记者 吴湄 6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际弦理论会议上,斯蒂芬·霍金作了关于宇宙起源的演讲。现场观众超过6300名,国际物理史学术讲演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之前一周,霍金在香港也掀起了科学热潮。他在香港科技大学作公开演讲,警示人类应该尽快从地球搬离,重建家园以保证后代安全生存。 用“目光”完成的演讲 在北京的演讲中,霍金采用了眼动跟踪、联想输入和通过合音器播放三个步骤来完成。他的开场白依然是那句“你们可以听到我说话吗?(Can you hear me?)”虽然霍金的团队精心准备了画面丰富的幻灯展示,但霍金依然显得颇为辛苦。仅45分钟的演讲,据说霍金就准备了一个月。显示器立在霍金膝盖上方,类似键盘功能的触摸屏置在他的手边,传感器和红外线控制系统通过感知他的目光来形成特定的词句,机器合成一个温和的男声,自然地流淌出来。显示屏上的单词密密麻麻,看得出,这位瘦弱的物理学大师要完成演讲是个相当辛苦的过程。 霍金讲述的依然是他用广义相对论来推测宇宙演变的著名理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并将终结于黑洞”。他的研究跨越空间和时间,穿梭于历史和未来,深入宇宙遥不可测的内核,让观众遭遇一波波的震撼。霍金的讲演并不生涩,如同他的巨作《时间简史》一样,他尝试着解释人类究竟从哪里来,未来又将去向哪里? 在北京的行程里,霍金还被安排前往天坛,用科学家的大脑感受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生活中的他依然表情恬淡,偶尔能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捕捉到浅浅的笑意。他和夫人之间似乎有深厚的默契,霍金的眨眼或者微小的手势,都是他们之间只可意会的表达。 并非杞人忧天的预言 之前的6月15日,霍金曾在香港科技大学作公开演讲,指出地球生活日益增高的风险性,还建议人类应该在40年内完成从地球到月球或者火星的大迁徙,引得香港的科幻迷们兴奋不已。 霍金在香港科大面对2500名观众时,用机器合成的声音告诉人们:“地球上的生活风险系数在日益攀升,无数的灾难可能瞬间而至,比如地球可能瞬间变暖,可能有其他我们无法预料的病毒,在这些灾难发生之前,我们应该在宇宙中开辟全新的空间,让我们的种族可以世代繁衍下去。”霍金坚持认为,人类应该在月球或者火星上繁衍后代,那里是比地球更安全的地方,人类可以在那里躲避各种潜在的灾难。 霍金认为,从人类目前掌握的科技看来,到月球或者到火星上去繁殖后代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需要考虑的只是资金问题。完成这样的大迁徙,假设目的地是月球,需要的资金也许超过1000亿美元,大部分的钱要用来建立国际空间站和新建家园。当然,国际空间站还会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因为空间站不可能自给自足,因此所有的耗能和物资都需要通过宇宙飞船不断穿梭才能实现;如果目的地是火星,那么操作也许会简单一些,因为火星上永久冻结带里的水可以被拿来利用,可以将氢化水用来做燃料。火星上的水简直是个奇迹,人们也许可以因此在火星上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国际空间站,但建造费用却可能比月球上要高10倍到20倍,造价可能高达一两万亿美元。 曾有人指出霍金的观点是否有些杞人忧天,霍金的发言人给出了这样的解答:“如果没有技术、没有仪器,霍金先生可能在若干年前就已仙逝。正是依靠科技,霍金先生才将自己的生命延长至今。毫无疑问,他对于科技是笃信的。问题是,科技真的有能力帮助人类躲避那些可能随时降临的灾难吗?” 人物背景 轮椅上的科学家 斯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在伦敦附近的小镇度过童年。他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而母亲也受过正规大学教育。17岁,霍金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和战后的不少年轻人一样,霍金曾不思进取,直到他确诊自己患上“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1963年,医生说霍金的生命只有2年。 1962年,霍金认识了简·瓦尔德,并与之结婚。为了得到工作养家,霍金攻读了博士学位,从此开始科学研究之路。1970年开始,霍金在学术上小有成就,却从此开始了坚强的轮椅科研生涯。同年,他根据自己的直觉启示,开始研究“黑洞不黑”的理论。 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极其艰难地写出了《时间简史》,探索宇宙的起源,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创造了科普畅销书的神话,销量2500万册。1988年,霍金凭借他对量子宇宙论的卓越贡献,获得沃尔夫物理奖。 |